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9章异色婚礼(1/2)
手机访问:www.xinwanben.org
第59章异色婚礼
禅堂内,以素绢白花装饰,两边墙上各点着一排白烛,每根白烛下都放着一碗白米饭,盛得满满的,上面还插着根香!处处可见白底黑字的“囍”,却没有半点喜气,即便是在外窥探的陈青衫,也能感受到从窗缝中泄露而出的阴寒之意。
与寻常婚礼不同,这里并没有什么司仪、证婚人之类的角色,只有一位约莫五十来岁的僧人正端坐在禅堂西面的蒲团上,表情肃然,左手端着个金刚钵,右手捏着念珠,闭眼默念着什么,嘴唇微微翕动。
那对新人一本正经穿着传统的中式礼服,并肩跪立在僧人面前。新娘一身大红锦绣旗袍,发髻也是按新嫁娘的标准挽起,新郎那身镶金线的红袍马褂倒也像模像样。不过两人礼服上的盘扣都是黑色的,在红布上显得有些突兀。
再看那新娘的脸,竟像刷白墙似的涂了厚厚的一层粉,显得两抹腮红和那张朱唇格外触目惊心,只是紧闭的双眼,让人猜不透她的心思。
她身边的男人,同样面无表情,脸色惨白,两道剑眉之下的眼睛紧紧阖着,没有一丝新郎官应有的期待、喜悦、腼腆,沉默地好似在虔诚祈祷。
白寥寥的禅堂里,这对穿红戴金的新人就像一对红蜡烛似的杵着,看起来如同一块素白的帕子上,沾着两抹新鲜的血滴,让人有种甩不掉的怪异感。
在他们身后两米外,站着一对年过半百的男女,看不出是新郎还是新娘的父母,也不知怎么只来了一方的双亲。夫妻俩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男人一脸严肃地皱着眉,身旁的太太拽着帕子时不时擦去眼角的泪,肩膀耸动着,无声地哭泣。
他们都如此安静,整个禅堂内,只回荡着那不知从何处响起的怪异乐曲声。
而这间禅堂里,最安静的,还是那对新人。从陈青衫开始窥探起,他们就保持那个姿势,一动不动,脸上的表情也毫无变化,更甚至……没有呼吸!
是的,他们的胸膛已经许久没有过半分起伏。
看到这里,陈青衫已经了然,这对新人在此“奉死成婚”。
作为一位不请自来的客人,他竟无意间旁观了一场传说中的“冥婚”!
冥婚又称为“配阴婚”,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习俗由来已久,自古便在很多地方都明里暗里的兴起过,具体起源于何时何地已难以考据。古时,那些富庶的家庭里,若有适龄未婚的男子死去,家长便会请“阴媒”出面,选择一位家世等条件都合适,关键是八字匹配的死去不久的女子,接着就和普通的娶妻一样,重礼下聘、卜算婚期、订制冥衣、举办仪式……只是婚礼不会宴请宾客,最后一步也不是送入洞房,而是入墓合葬。
冥婚的目的,是为亡者了结心愿,以免孤身上路的亡魂余愿未了,返回阳间作祟。此外,也可防止“独门穴”冲乱家族风水,坏了原本的运势。
由于合适的冥婚对象很难找到,聘礼往往很高,“媒人”的佣金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再就是需要时间等待,所以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得起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古老的习俗也渐渐被人们舍弃了,只偶尔出现在某些猎奇的八卦新闻中。
很多年前,有一张据传是冥婚夫妻合影的黑白老照片在网上流传,那照片看起来阴森可怖,弥漫着一种死气沉沉的意味,居然还被用在某品牌红酒的广告里,反复播出。虽然最后被证明,那张照片与冥婚无关,但还是让这个几近绝迹的习俗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陈家世代经营白事,对冥婚这种习俗自然不会陌生。陈青衫想起,《白事簿》中就记录过他太爷爷曾接手过的一桩冥婚,前因后果还颇有些浪漫主义色彩,简直可以引出一篇民国虐恋言情故事。
陈青衫想,眼下这家人估计是打算趁着夜深,赶紧把冥婚仪式办了,好让子女早日入土为安。那对新人的腋下,多半是有什么东西撑着,才让他们保持那个姿势一直跪着。
这是陈青衫第一次目睹真正的冥婚现场,他只觉得眼前的仪式,充斥着挥之不散的诡异气息,那股浓烈的死亡气息好似无形的迷雾,在白底黑字的“囍”字间萦绕,丝丝缕缕钻进人们的发丝间,凝结在妇人的眼泪里……
陈青衫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葬礼,也参加过两三次婚礼,但从没有哪一回,比眼前这场静默的仪式更让他压抑难耐,他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此刻的感受。
令他倍感疑惑的是,为什么这场冥婚会在玄皊寺举办?以往做阴媒的,都是陈家这样的专职白主子,或是卦师神婆之类的,从未听说寺庙的僧人会给亡者配阴婚的。因为自古以来冥婚都不是什么见得了光的习俗,正经僧人自然看不上这样的行当。
正当陈青衫陷入沉思时,禅堂中却忽然多了一个人!他诧异得几乎惊叫出声,脸都要砸在窗户上了。
“你是来喝喜酒的么?”一个轻到几不可闻的声音在耳边倏地响起,陈青衫差点被吓得魂飞魄散,不用猜也知道,是那个他跟丢了的殷森故意要吓他一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百工奇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