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57 章(1/2)
徐桂芝虽然不舍,但也就是唠叨几句。
1981年,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是迅速腾飞的年代。
且不说别的地方,就北京而言,小商品经济开始迅速崛起,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卖私货的。
更有南北倒的倒爷们,把电子表等相对来说稀有的物件,大批量北上运到京城,狠狠赚了一大笔。
这个在当时被定性为投机倒把的行当,带来的利润是惊人的巨大。
陈茉对于这些并不感兴趣,重活一世,她连陈卫民那种淘文物的事情都不愿意做,怎么可能沾惹这些说不清的行当。
这辈子,她稳扎稳打,清清白白,看似走的道路比较辛苦,但绝对能长久安稳!
她对这个行业不感兴趣,但是对这个行业的人感兴趣。
几十年后,有个叫做微商的行业,无孔不入见缝插针,上线发展下线,成功的在无数消费者中间建立起了第一手消费渠道。
虽然这个行业被爆出来无数丑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发展的很是成功。
将需要销售的东西,无所不用其极的推出去。
陈茉现在看中的,就是倒爷们的销售渠道。
现在在大街小巷售卖东西的这些人,其实都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微商下线,他们卖出去一件东西,就能得到相应的提成。
但是,这种大街小巷的叫卖,显然是最低端的存在,只要上家断了你的货源,你就完蛋了。
于是陈茉私底下,悄悄联系了一批倒爷。
她买下一些店铺,以租赁的名义,把店铺的使用权,转给这些个体户。
什么?你说你没钱,没关系,我们再签署个合同,我这铺子先租赁给你,等你卖东西赚到了钱,利润我们三七分账!
你不知道该卖什么?
爱卖什么卖什么,只要别赔钱就行!
这样相当于白送店铺的好事儿,让京城里很多有门路的倒爷下线们闻风而动,争相上门来寻求合作。
毕竟,只要有了店铺,能拿到经营许可证,他们就能立刻翻身挂牌,成了正经生意人!
这样的好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最诱人的是,前期根本不用任何投资,谁都能开的起铺子!
于是,从1981年的年初,到1983年的年末,这两年间,陈茉几乎什么生意都没做,在北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砸钱。
前些年从上海带来的百万加盟费砸完以后,又从王驰那里陆陆续续调过来了数百万资金,单单是这两年时间,她已经在北京砸了好几百万的真金白银。
这些铺子总体来说是盈利的,毕竟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只要开门做生意,就能赚到钱。
但是,盈利额远远比不上产出值。
王驰那边的生意也要开展,陈茉不能过度剥削他,好在到1983年年底的时候,她在北京,大大小小已经买下来数百家商铺。
这些商铺,每个月的盈利额,已经到暂时能让她积累启动资金的时候了。
于是,在这个年底,所有商铺的承租方,都接到了业主的指示:两年合同已经到期,不接受续约,要么搬走,要么接受业主安排,关店等待新的安排。
且不管这些店面的承租方怎样想,陈茉把意思传递出去以后,通知上海的王驰,示意他可以加快步伐,朝着北京挺进。
新的一年到来以后,去年的动乱风波彻底过去,1984年的街头,没有流氓混混,没有打架斗殴,整个国家,一片祥和美满。
陈茉将搬走空掉的店铺收归,然后安抚接受安排的店主,以公司员工的形式,将这些店主们收归麾下。
与此同时,水牛村里生产的家具,开始源源不断装进绿皮火车,运进北京。
数百家店铺停业半月,等再开业的时候,就已经装修完毕,统一挂上时代家居的牌子,一夜之间攻陷整个北京城。
开张第一个月,桌椅板凳打折,柜子箱子打折,整个北京城都陷入一场家具业狂欢。
平时舍不得换家具的人家,纷纷掏腰包购买。
单单这一个月,就给陈茉敛到了巨额的资金。
时代家居的名头,以这样强势的姿态,在北京城一炮而红!
但是,陈茉蓄势三年,怎么可能为的是这点蝇头小利?
她要开始憋大招了!
第42章 她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当晨光从窗户里投进办公室的时候, 加班了一夜的陈茉,从办公桌上醒来。
坐在洽谈区沙发上的邵琛见状, 把买好的豆浆递给她,说道:“喝点吧,熬了一夜,先暖暖肚子。”
陈茉揉了揉眼角, 接过豆浆抿了一口, 笑问道:“什么时候来的?”
邵琛回道:“才到不久。”
刚从战场上回来那年,邵琛比较轻松,放了将近半年多的假期。
可是,他终究是提了副师,虽然这个位置, 相当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七十年代翻身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