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17 章(1/2)
个女儿,而且她家还有两个兄弟成亲了,所以家里自然比较的宽裕,而我们娘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七个弟弟。话说回来,由于我们村长的悔婚我们外公生气之下就把娘许给了人群中虽然衣着补丁最多但也外表最为出色的爹了。”
莫悠悠觉得便宜爹可真是占着大便宜呢,“那后来呢?”
“后来啊,外公带着粮食回去了,虽然全村度过了难关,但是,外公回去后不久就辞去村长之职。”大姐叹了口气。
“这好好的为什么不干了呢?”莫悠悠特别不解。
大姐看了眼莫悠悠继续说道,“作为村长的外公把粮食按照姑娘嫁人那家给的账目分发了下去,外公家嫁了三个女儿,所以粮食也最多,于是村里有寡妇就撒泼到了外公家,说既然是一村之长就得负责他们家生计之类的话,逼得外公给出了一部分粮食,可是那年大舅舅饿死了,外婆心里十分的埋怨外公,好几年没有搭理外公。外公也难过,心想如果自己不是村长就不会失去大儿子。娘也伤心了好多年,娘和大舅感情最好,就像你和小弟,所以你千万别提起这些事。”
莫悠悠这下再一次被惊吓到了,这好不容易因着生意好的心情再一次沉重了,爷爷是因为没吃的饿死了,大舅就也是这么没有了,娘是这么嫁人的,莫悠悠此刻觉得自己的人生安全到受了严重威胁。
正文 18.第18章 莫氏学院
今儿个是赶集的日子,比起赶集莫悠悠对学堂更感兴趣。家里人兵分两路,一路去集市,爹娘和大姐,不过这次是爹和大姐在集市西头,娘一个人在东头,毕竟大姐是个黄花闺女,抛头露面已然不得已,爹得看着怕有登徒子影响闺誉。
另一路就是莫家二姐、小弟和莫悠悠的组合了。由于二姐不能出面,一个二姐是个大闺女了,二个毕竟院不是集市,集市上还是有很多穷苦人家的姑娘为了生计而出面卖农产的,院是高雅的地方,很少让女子涉足。莫悠悠今儿个穿了小弟的衣服,做童子打扮。二姐负责看着莫悠悠免得她回家认错路,顺便同莫晓昭一起上学。
其实沿着石板路就能找到学堂,没什么好迷路的,可是二姐就是不放心。来到祠堂的岔路口向左,沿着石板路几分钟就到了兰桥。兰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面宽四米,下面有两个小拱洞和一个大拱洞,桥下停了一叶扁舟,舟上有渔,舟上有绳子系在桥头的柳树上。桥头一边各有两座小石狮子。整个兰桥和小学课本里的赵州桥十分相似。
兰桥的左边沿着河道走五十米处就是小弟心中鸟的天堂两颗上百年的大树。要不是时间不允许,莫悠悠真想上去抱抱看。大树对面是一座小山,最高处只有四五层楼高的样子,山虽然不高,但是往兰桥方向绵延很长,山脚全是开垦的一块块土地,只有山顶是树木。
过了兰桥,沿着河边的石板路走五分钟的样子,就看到了一个堤坝,堤坝旁边有间青砖瓦房子,远远的就听到了堤坝发出轰隆隆的水声,让莫悠悠感觉十分诧异。走近一看,非常的惊喜:只见堤坝下的河道成九十度下降,两处相差六七米,河水从堤坝出奔腾而下,形成一道美丽的银色瀑布。瀑布把河道下方冲出一个很深的水潭,然后又沿着河道东流而去。河岸边和浅水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在阳光下,五光十色的十分迷人。
而堤坝旁边的房子其实位于堤坝下游,一面邻石板路,三面悬空在兰溪河上,下面是用十分厚实的木柱子支撑起房子,远看还以为在堤坝旁边。二姐说,这是个利用水力建成的磨坊,还可以舂米,院建的,按照舂米的数量收费。
过了磨坊,河道沿着山势东转,石板路也跟着东转。
“姐姐,快看,学堂到了。”小弟惊喜的叫着。
莫悠悠向前望去,眼前豁然开朗。石板路的右边是一大片花园,花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花园正中间是一个四百平方左右的青石铺就的石坪,这让莫悠悠想到学校操场。花园一直延伸到河边,在左右两边各建了一个八角亭子,近处的亭子里还能看到亭中的石桌石凳。
石板路的右边是两个大池塘,近处的池塘大小也有四五亩地的样子,微风吹来,荷叶沙沙起舞。在两个池塘的中间是一条石栏杆围成的路,和花园中的石坪相接,和自己现在走的石板路形成一个十字路口。
莫悠悠沿着石板路走着,不时的就有学子从对面向院大步走去,一会儿莫悠悠也到了十字路口。小弟向自己和二姐打完招呼就走了,二姐放下东西歉意的看着莫悠悠,飞快的提着桶子往河边方向跑去。
莫悠悠看着小弟沿着中间的大道像院大门走去。大道宽三米,两边石栏杆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每隔两米远的石柱上就有一个惟妙惟肖的动物在跟过道的行人打招呼。
过道的正前方就是山门了,山门是用大理石建成的高大的雕花石牌楼。下方四根粗大的石柱了,把山门分成了三个拱门,中间的最大,上面刻着四个金色的大字“莫氏院”。牌楼顶的屋脊是两层,每层都有四个屋角,上面或站、或坐或飞着各种吉祥的动物。最顶上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莫笑农门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