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51 章(1/2)
这种事不用说一定是人山人海,天又热人又燥,自己的茶又香甜可口很有水平……
想到这里,二丫不由得仰面朝天大笑三声!
赞!赞!赞!
不过饭要一口口吃,钱也得一步步赚,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把这些新鲜果子,转换成果酱状态,一来方便存储,二来增加甜度,这就是野果子的缺陷之处了,香味够了,甜度不足。
果子们分门别类装进几个竹罗里,苹果李子一类,刺梨一类,珍而贵之的泡儿刺一类。
然后,各自下锅煮,煮到烂呼呼糊一般,捞出来过筛去渣,再下锅,接着,就要下糖了。
说到糖,这也是个稀罕物,前世二丫从没想过要一袋糖会如现在这般麻烦,这就必须要花银子了,好在算进成本也,应该是能够赚得回来的。
为求质量上乘,因这关系到卖出去的价钱,所以她不惜工本,跟货郎买来的冰糖,此时抠斤算两地,下进煮烂的果泥里。
大火熬煮之后,抽出两根柴薪,改成小火,然后在熬煮的过程中,二丫还得不断用木勺撇去果酱表面析出的泡沫,并不断搅拌,以防止糊锅。
看火候差不多,二丫开始加快手中搅拌的频率,这就相当于搅拌棒直接在锅里搅拌,2分钟后,果酱细腻,了。
然后再略煮一下,直到二丫感到果酱的颜色状态让自己满意了,方才移锅,再接着火头,放上下一锅。
装果酱的坛子也是二丫前一天就预备好的,几个从前不知装什么的手掌高的细瓷坛,河水涮洗得一尘不染,放太阳底里晒得里头透干,备用。
第57章石佛的传说
果酱煮好,二丫便取来一只瓷坛,坛口朝下就灶膛里的火一烧,将空气烧光后,将果酱趁热倒了进去,然后用干净细纱布,将坛口封紧,放进避光的柜子里。
用野果子还有一处好处,那就是酸度很足,本来前世她还得向熬好的果酱里加柠檬汁,现在全省了。
忙到娘回来时,二丫已差不多完工,一来她手脚很快,两个灶头同时运作,二来这活计她实在前世做得太多,熟到闭眼也能完成了。
“喝,你这忙什么呢?”还没进门,娘就闻见香了,走进厨房里,更是香甜扑鼻,微酸微甜,微醺微膻,似酒酵,又似膏腴,越走到灶头处,气味越浓,甚至连衣服上都有了。
“娘,你回来啦!”二丫坐在灶膛前,扬首一笑,露出一双闪闪发亮的梨涡。
二丫娘凑头进锅里一看:“哦,熬酱呢?”
语气也并无不快,不过,也没什么高兴的意思。
农家烧灶,都是要自己扒拉来柴草的,前头说过,农家小孩子,略大些第一个学会的活计,就是替家里扒拉烧灶的。丁点大的个儿,身后都拖着竹耙子,耙齿里勾着几缕草,都是用来烧灶锅的。
再大点的也不闲着,地里翻找着,草根也好,枯枝也罢,都从泥里翻出来丢进破箕里,带回家晒干了,也是烧锅用的。
至于什么豆锞麦秫秸芝麻杆,这些当然都是烧灶的上品,可那都是牲口们的吃食,哪里舍得用来烧掉?!
二丫家虽有果林,枯枝是不少的,不过每顿饭都要用,也余不下多少,因此二丫娘看见她煮酱,不明其意还当她嘴馋又或是贪玩,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疼惜那些灶草的。
二丫眼明心利,娘的心事她一眼便看穿,这时便不能不解释,自己这样做的用意了。
二丫娘的眼睛,越听越瞪得大,到最后,简直有如牛眼。
“什么?你要去庙会上卖茶?”二丫娘的头摇得拨拉鼓似的:“不行不行!不去烧香就算了,怎么还到那里添乱?你不记得了么?那里的庙会可不是一般的挤!人山人海竟形容不出!也是石佛太灵验,据说摸过后再许愿把把都灵,因此连城里人都出动来请香,那山路又窄,咱娘俩别说去卖茶水,就连进山我看都不一定挤得上!”
二丫则不以为然:“挤不上山,就在山腰间卖好了。”
她对自己的茶水很有信心,有她调配出的口味在,还怕卖不动?尤其她觉得那些城里的大小姐姨奶奶贵太太们,一定会很喜欢。
这话可不是她信口雌黄,前世她开的甜品店里,大主顾不都是这些人么?!
当然身份不同称呼也不一样了,可说到底,经济地位还是差不多的。
二丫娘还要说不行,可外头窗户下,突然冒出个人头来,粗声大气地问话,吓了她一跳。
“你家又烧什么好吃的了?我在路那头就闻见了!”
不用看人,就听这蛮横的声音,二丫也分辨得出,全家那位大头娃娃又来了。
话说这厮,上回吃了文哥几句重话之后,还消声灭迹了一段,开始二丫还以为吴家两个字都有这么大威力,后来才知道,是全家老爷给他请了位先生,每天在家里上紧箍咒了。
想来自己那天在房里,跟柳妈妈几句话说得起了作用,人家也知道胡混不中用了。
“你怎么溜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吃货小农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