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68 章(1/2)
了宜善县产的井盐,这些盐用来腌渍山上出产的李子干,这东西还没人见过,一时间算是豫章县的特产,连洛阳都有商人前来采买。
豫章县令高兴了,税收多了,关键是包荒山的还是自家亲戚。
八月
太女殿下大婚,余敬惜从原阳县寄出自己的贺礼,当地清理河道时逮到的一对红鳞的长须金鲤,哦,随鱼寄出的还有,用原阳县今年刚收获的黄豆制作的酱油。
清蒸鲤鱼浇上新鲜酱油,啧啧,味道一绝。
但是据说太女殿下把鱼放到御花园的鱼池里养起来了,唉,可惜错过美味,也不知道酱油如何处理的?
原阳县新囤田三百余亩,全被县里一个大户包圆,她家打算以后大力种植黄豆,为县里的作坊提供原料,要知道做豆芽、豆腐、豆干还有酱油,都需要大量黄豆啊。
新转型的两家豆芽作坊,以前就是小型的麻纸坊,余敬惜亲自跟进解决问题,连启动资金都由她垫付。
十一月
余敬惜来到了跟曲涧相邻的西泥沽县,这里的县令与曲涧的县令交好,春耕结束便也着手清理河道,但是因为县里无人垫资,所以并未加阔河道。
新囤田不足百亩,现在县令命人种上了苜蓿,看样子打算明年翻耕进去做为青肥。
十一月天气已经变冷,凭借现在的工具,想要冬天施工翻挖不是容易的事情,余敬惜和西泥沽县令核算完预计囤田收入,就靠着小炉开始吃涮锅。
“莫县令,这苜蓿在我们这边少有见到种植啊,你这是哪里弄的种子?”
“是我家妹妹托人送来的,她在漠北从军是个小兵头子。”
莫县令眯眯眼睛开始讲述漠北的局势,从她的讲述里余敬惜知道了,在这个时空里还比较太平,外族不算强大战争离普通百姓有些遥远,难怪高圣后陛下对自己警惕异常。她说的那些话,会被人打上恐怖分子标记吧。
着急忙慌的把自己踢出洛阳,把衡江公主升为太女加强圈养,都是为了想要继续维持这种平和的局面。
余敬惜咽下口中微辣的酒液,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黑洞被制造出来了,世界末日还会远吗?
呃、、她也是醉了。
作者有话要说:
☆、凤尾笺
作者有话要说: 大结局
\\\\\\\\\\\\\\\\\\\\\\\\\\
本书完结,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新书《阿祖》马上开坑。
开坑前5天会一日两更,章节比《敬惜字纸》长,欢迎收藏。
三月三
周朝传统的男儿节,据说这天是上古黄帝的诞辰,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这个有传承、生育、发源意义的日子,黄历上写,宜祭祀诸事吉。
余家将大婚的日子也定在了这天,从曲涧到安阳因为通了水路所以仅需三天,三天前余家迎嫁的船队就出发了,领队的是木柯煜。代为迎嫁的女子一般都是新娘的族内姐妹,但余家人丁单薄与余敬惜年龄相仿的只有木柯煜一人,木姨见小姐如此看重自己的笨女儿心中又喜又愧,但依旧坚决反对木柯煜挑大梁,不说其他的便是催妆诗让她怎么读?这时屛儿蹦出来举手说要同行,催妆诗什么的通通交给小姐吧!
余家只有柯煜、屛儿和纸坊十个伙计,看着人不少但分到迎嫁的两艘船上却真不起眼,没想到租船行的张老板早做了安排,迎嫁的大船不但重新上过红漆,披挂红绸和大红的灯笼更是喜庆,船上的船娘也比平日多了两倍,一个个短衣青褂要系红带显得分外精神。
余敬惜连连致谢,她知道人家这是还她建码头的人情呢,自从曲涧开了水路县里的百姓生活好了许多,来往货运新开的小铺子,县里还出钱整修了城里的道路,一水儿的青石大板路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余家去年新翻修了老宅,青黛石墙的大瓦房占据了原来的小花园子,三进三的宽阔大院,后面有一个引河水修建人工湖的花园。
木姨站在大门口迎接早到的宾客,不时有迎客的鞭炮和喜乐响起,张县令带着小侍一摇三晃的走来,看到道路两旁去年移种的玉兰树开出大朵大朵美丽的花卉。
“这曲涧该改名啦,叫玉兰县。”张县令自得的晃悠脑袋。
“可不是么,主路两旁都是玉兰树,据说有三千八百颗,还是太女殿下搜罗了京郊所有花农庄子才凑齐的。”小侍一脸艳羡:“这仓家公子有多喜欢这玉兰花啊?”
其实喜欢玉兰花的不是仓吉儿,当然余敬惜也没有特殊喜欢,只不过给衡江太女去信问一问,能否寻到三月早开的花卉用来装饰花园,她想要仓吉儿嫁过来的时候能见到一个不是单色调的后园。
三月能开的花很少,迎春花、木棉、木兰、海棠,还有就是果树的桃花、李花、杏花、梨花、苹果花等等,余敬惜没打算把后花园变成后果园,于是挑了木兰和海棠,只多嘴了一句说木兰最好能多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敬惜字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