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9章(2/2)
人量材而行,比如王处存他是只不过是因为身体素质没这些当兵的好,力气没他们大,所以注定不能当将军,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个参军;在这些寒士当中李昇倒是发现了两个不错的人才,其中一个叫韩光嗣,北海人。时代为官,张万进为李昇从沧州逐出之后祸乱青州,闻沧州招贤令,隧全家徙往沧州,李昇任命其为户部侍郎;孙晟,密州人,随海船遇盗贼流落至登州(山东)。极富文采,然口吃不能道寒暄。李昇以之为秘书郎,随侍左右,撰写文书。
随着一番整治与整顿,沧州上层建筑重新架构起来,李昇将沧州原有官吏彻底打乱,充任到各个部门中,做到上下职互不相识。其中几个“顽固分子”李昇将其充入王处存的御史台中和张砺地大理寺中,有了这一批新的寒门士子的加入,整个气氛变得焕然一新,再不似从前般拖沓,从前的事情一把抓的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善,每个人各擅其职,虽然还有很多部门和机构还没有组建和完善,但一套流畅而又高效的运转机构已基本上建立了起来。
正当李昇要抽出手来转向军队改革上之时,有消息传来晋军又败了。周德威这会败得更彻底,仓皇地逃出易州,幽州以北全部丧失,落于契丹人之手,晋王李存勖屯重兵于易州,两方兵马中间隔着一个幽州随时准备一场大战。巧合的是整个中华大地全都平静了下来,仿佛都在静静地观望着这场战争的结果;此时李昇的心却显得上下不定,如果李存勖败了对他也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历史上这场李存勖屡次大败契丹,但此时历史已有所不同,契丹大举入侵提前了数年,他不敢这么肯定,按战略上来说他此刻正是休养生息大举发展之时,但从他那颗火热的心来说出兵才是他的本意,但这一切都要等到他的兵制改革之后……
机制是推行政策的必要条件。新地沧州运行机构的建立使得各项命令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在执行着。按照李昇的意思李昇将整个西城划作了禁军的属地,按照功勋大小来非配属地。原来跟随李昇的老兵们自动升为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女人一个,这只是李昇军制改革的一部分,先让这些老兵们彻底融入沧州民生体系,这样即将这些人牢牢的和沧州绑在了一起,为施行功勋爵位制度树立榜样。
李昇地政令通过门下省侍郎张砺迅速的下发到尚书省及六部,这家新架构的机器顿时高速的运转了起来,其中户部韩光嗣及工部郑浑是最忙的两个部门,韩光嗣核算成本,统筹人口编制,郑浑则更不用说,光是数千处的民宅就能够让他数月不休息地,不过好在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盖,再加上如今的沧州人力充足,军屯颇有成效,组织不用花太多的功夫。
不想错过《混在五代当军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