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1章 热销(1/2)
一天之内,《城都文化娱乐报》连出三条独家报道,一条比一条劲爆,一条比一条令人兴奋,吸足了眼球,也吸足了流量。
“蓉华”演艺公司。
几个高管飞也似地跑进总经理办公室:“顾总,报社又发新闻了,您看了没有,呃……”
顾飞跃,四肢无力地瘫坐在老板椅上,目光呆滞,满脸黑线。
副总:“顾总,怎么办?明天报社新歌要上线,凭这首歌的热歌,不火太难了。我们怎么办?”
助理:“玛的也是巧了,明天是5月28日,吉日,我们打算推新歌,丧不丧,撞到了报社也要推新歌的关口上,推的还是已在网络上造足声势的热歌。”
副总:“顾总,要不我们避避,推迟几天发新歌?”
助理苦着脸:“那损失就太大了,公司的推广前几天已经启动了。推迟的话,前期宣传全部打水漂,更要命的是市场形象受打击了呀。”
这真是一个误打误撞的巧合。
“蓉华”公司预订28日推的新歌,歌名叫《童年的彩云》,本来打算在儿童节前推,热三天,再在“六一”当天大肆宣传一把。
歌蛮好听,公司打算用来冲榜的,至少在西南一带原创音乐榜上,要杀入前三。
这首歌,最初是让李芷兰来唱。
李芷兰拒绝不三不四的饭局,顾飞跃一怒之下,换了另一个歌手,临时赶制五六天,已经录制完毕。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明天的新歌,要和报业集团已受市场高度热捧的新歌同场pk。
航母对舢板,也只能硬来了。
报业集团7楼,《城都文化娱乐报》专题中心。
副总编王涛、钱穆主任和特别报道组的成员,呆呆地看着网上数据一再创出新高。
网络,就是如此可怕,一旦某个事件成为核心,成为热点,根本无法想像它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王副燃起了一根烟:“铺垫,已经做得很足了,就看明天的报纸销量。”
《城都文化娱乐报》在西南一带有着辉煌的历史,五年前,一度杀到过排行榜第五。
历史上最高的发行量,为20多万份,其中城都本地发行占一半,即10万多份。
但自纸媒经受寒冬以来,发行量断崖式下降,至去年,总发行量仅为12万多份,城都本地占了8万多份。
报社在发行上并不太赚钱,赚钱主要靠广告。
广告收入则更惨不忍睹,历史最高为2.5亿元,但去年,仅剩零头,4000万元略超,几乎仅可勉强维持报社正常运转。
如果局面难以扭转,报社亏损经营的话,就将进入恶性循环,关闭的可能性很大。
西南一带纸媒龙头《华西晨报》情形也差不太多,但它的体量,是《城都文化娱乐报》的5倍左右,靠收缩等策略,还可维持。
王副的忐忑,也是报社所有人挂心的一点。
毕竟,明天的报纸,如果拉不动发行销量,那么广告商将继续没有投入广告的欲望。
成与败,就看明天的报纸销售量了。
这是改革的一条生死线。
采访中心,也是灯火通明。
但忙着在截稿期交稿的记者,兴致却都比往日低了不少。
陈迎新今天仍旧没有回家,在办公室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
已经赶完稿的几个记者在轻声交谈,声音压得很低很低:
“晚上抛出的消息和音频,厉害了,把网上整个热度都掀了起来。看势头,明天报纸销售会高开高走。”
“喜事确实是喜事,可是兄弟,这策划,为什么不放在咱中心做呢?难道我们就做不出?”
“嘘……主任为这事难受着呢。”
“王副有些欺负人了,许凡是咱中心的见习记者,凭啥临时调到专题中心?放到咱中心也一样行啊。”
“主任就不该派老刘采访这新闻,人许凡能做出这么好的方案,就应该派他去。好事也就轮不到专题中心了。”
“许凡打脸打两次了,主任受得了还是受不了?”
“行了行了,这事还是少说为妙。传到主任耳里,你丫就不怕靠边站?”
“得,我回家了,明儿见。”
“明天睡醒,先到报摊去看看销售情况。拜了。”
……
第二天。
城都报业市场出现了多年不曾遇到的一幕。
《城都文化娱乐报》还没从印刷厂送出,分散在全城几百家报摊,已经有不少乐迷在排队,一边讨论着“神曲事件”,兴奋地等着真相被揭开。
城都报业传媒集团网站,5点多就迎来了一波接一波的流量潮,显然,早起的网友已经按捺不住,一遍遍在刷网站了。
早早赶到报社的总编黄中华、副总编王涛和钱穆等人,沿途见到如此盛况,各个激动,内心充满了期待。
当然,今天的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师有文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