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5章(1/2)
另外还把单汽缸变成了双向汽缸,原理是中国北宋时期就发明了双动风箱,能把效率提高一倍。并且还有纽可门蒸汽机所不具备的,能自动控制蒸汽输出的离心调节器。
有了这些装置,蒸汽机就能成为万能蒸汽机了。
“我们要做什么?将他们全制造出来吗?”理查森问道,看着这些图纸,一时不知道是否正确。
“没错,我将成立五个研制蒸汽机的小组,各自对蒸汽机进行制造,制造经费甚至可以无限,只是你们不能乱花,最先制造出蒸汽机的小组,将每人奖励五千两白银,两年内造出的奖励翻倍,每个小组三个人,你们私下里自行组建。”赵岩很大方的说道,就算用几百万两白银去换蒸汽机他也愿意。
不过显然造个蒸汽机不可能花几百万两,就算是五个小组,花个二三十万两估计已经是顶天了,毕竟图纸都画出来了,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原料上肯定也花不了多少钱。
五千两!
两年内造出,奖励还能翻倍,那不就是白银万两!顿时让那些成员有些沸腾。按照赵岩想来,两年内造出蒸汽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奖励翻倍纯属画大饼,给他们更多的动力。
第二天科技院的成员很快就组建了五个小组,然后紧锣密鼓的开始上马制造。同时赵岩让军器局的工匠,以及商行在原料的采购上权力进行配合。
他们第一个制造的就是蒸汽真空泵,只有证实了蒸汽真空泵的理论可行性,才可能制造出蒸汽机,这也是一个验证理论的过程。
除了蒸汽机小组,还有‘车chuáng研究小组’,以及‘纺织机械研究小组’、‘农作物改良小组’、‘平炉炼钢研究小组’、‘水泥配方改良小组’、‘混凝土研究小组’。
其他的小组与蒸汽机研究小组不同,蒸汽机研究小组有赵岩画出的图纸,专利属于科技院所有,科技有又属于赵岩所有。
那些没有直接指导的小组,若是自行研究出发明,可以拥有50的专利,另外50的专利属于出资的科技院,科技院有授权使用的权力。另外科技院的成员有什么想法,可以写个方案上报,由赵岩审核后,发放经费进行研究。
有赵岩这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指导,可以让这些研究人员不犯常识性的错误,很多东西赵岩虽然不知道具体,但常识却是知道的,只要按照他给出的方向去研究那准没错。
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灵感,赵岩提供的就是那1的灵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扩大科技院的人员规模,除了那些研究小组外,物理、化学教师的培养也很重要,为此赵岩每天会给科技院的成员上课,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然后再抽出一部分专门做为教师。
这些教师一部分到学堂里教孩子,一部分教那些成年的文人,也就是那些四处找来的穷秀才。大明的穷秀才是很多的,每次科举都能造就大量的秀才。
并不是秀才,童生也可以,只要能认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越年轻越好。商行正在到处招募文人,目前招募到的文人数量已经上千,这些文人都是经过培训后分配到岗位上工作。有的去商行工作,有的则到屯地工作,有的被招进政治部门充当政治委员,有的分配到医院学医,有的培养成教师,有的则进军中当pào兵、参谋。
一切都按照赵岩设定的方式运转,赵岩的任务就是监督这些运转方式,同时进行不断的改良,并确定下新区域的齿轮运转模式,这是一个上位者该做的工作,并非凡事亲力亲为。
处理完科技院的事情,赵岩巡视了一下沙河沿岸的纺织厂。
沙河沿岸已经造起了密密麻麻的水力纺织机械,这些水力纺纱机、织布机正在二四十小时两班倒的运作,纺织工人在纱锭的旋转声,以及机械的摩擦声中如同机器一般的工作。
在里面做工的都是一些童工以及妇女,赵岩手上养了数万名儿童,目前还没有能力对他们进行教育,只有少部分儿童得到了教育,所以大部分都到纺织厂做工。
这些童工的薪水很低,还不到正常纺织工人的薪金,一天大概工作十个小时。白天童工做,晚上那些妇女做,24小时两班轮换。
沙河的纺织基地,共有20万个纱锭,以及8000多架水力纺织机。相当于有52万名妇女的劳动力,但真正只有1万人在工作,效率提高了52倍。
而松江府那边的纺织基地,目前已经开动了一部分机器,预计建造出50万个纱锭,2万座水利织布机。
“还是太低了一些。”赵岩转了一圈,心里嘀咕着,赵全下面的人手计算过,按照建造的速度,以及机械运转速度,到了秋收时还有将近三成的纱线。
最大的冲突就是织布的速度,纺纱的速度还算跟得上。
赵岩接着来到了处理棉花的车间,看到的一幕让他险些崩溃掉,车间里竟然是一个个工人用手工的方式剥棉籽。
“一天能剥多少?”赵岩对其中一个妇女问道。
“回大人,民妇一天大概能剥两斤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军阀治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