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0章(1/2)
很多两淮盐商固定的客户,都不再敢买淮盐,买了淮盐是有生命危险的,而改道山东买盐的话,只要雇上一些登莱总兵的人马,就不会再遭到袭击,甚至比以往更加安全。
山东盐非常qiáng势的插入市场,淮盐在崇祯八年,损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市场,而其他产盐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而赵岩在莱州湾出产的海盐,大部分其实是外地盐商买走的,山东本地盐商虽然也有很多人参与到了贩盐之中,但占据的份额只有30左右。
崇祯八年九月十六,扬州按察使王守道上疏弹劾山东总兵赵岩。十七日,淮扬御史台李志贤上疏弹劾山东总兵赵岩。十八日,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张凤翼上疏弹劾登莱总兵赵岩……
他们所弹劾的,皆为赵岩贩卖私盐一事,张凤翼还列出了其三大罪状,七大恶行。不知为何,这些人好似策划好的一般,竟然齐齐发难。
朱由检对赵岩的印象很好,因此对于这些人的弹劾,一时也未有明确的情绪倾向,只是十分疑窦,在群臣的口水之中反复的对赵岩的印象进行重新定义。
食盐专卖这一块的盐税,历来都入内帑,属于皇帝的私人小金库。在这方面朱由检也对私盐有所耳闻,但从未离开过京师的朱由检,对很多东西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
直到十九日,莱州知府孙耀光上疏弹劾赵岩在登莱行小盐,私晒盐,qiáng占田地等数条罪状。并上言:登莱总兵赵岩年所贩私盐,不下二三百万担,月入不下数万金。同时两淮盐运使也上疏,因赵岩贩卖私盐,盐税锐减大半。
所谓盐税锐减大半,那根本就是扯淡,赵岩贩的是私盐,挤兑的也是私盐的市场,和官盐又有什么关系?
分明是乘机贪污,外加污蔑。然而朱由检并不清楚,朱由检当场震怒,内帑份额最大的奶酪被人动了,如何不怒?
然而要如何处置这胆大妄为的武人,朱由检却是没有当场表态,而是单独与内阁收复温体仁。
“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置赵岩?”朱由检很想把赵岩直接拉去砍了,但他脑袋却没糊涂,赵岩手上有jīng锐兵马,弄不好又是一个孔有德。
“那赵岩手上有jīng锐兵马,必是私盐之利所至,陛下可令其改镇,只要他离开了登莱,那便没有了盐利。”温体仁马上出了个主意。
“那爱卿以为该移镇何处?”朱由检又问道。
“移镇秦地最佳,恰好他兵马jīng锐,可往秦地剿贼。”温体仁说道。朱由检皱眉道:“但那私盐一事如何处置?”
“陛下可下旨训斥一番,然后在加以宽慰,并令其移镇。”温体仁想了想说道,朱由检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私盐之事毕竟不能不管不问,但处置严厉却又可能将其bī反,只能先骂一顿,再宽慰其移镇陕西。
“让他移镇延安吧!”朱由检补充道。温体仁愣了愣,延安之地土地贫瘠不产一物,可谓是一个苦地方,连忙劝道:“陛下不可。”
“为何不可?”朱由检眉头一竖,奇怪问道。
“延安之地甚是贫苦,他若不愿去又该如何?”温体仁问道,“以臣之见,令其改镇韩城做为合适,顺便可守huáng河渡口,顺便再加封他为龙虎将军。”
“好吧!那便令他移镇韩城,加封其为龙虎将军。”朱由检想了想,便同意了下来。
朝廷之上闹成一片之时,朱大典给赵岩写了封信,向他通报了风向。
据朱大典言,此次是十多个两淮盐商共同发力,这些盐商一个个都是家身数百万,上千万之辈,其能量自然不言而喻。而作为弹劾赵岩最为凶狠的扬州,朱大典虽巡治扬州,却也无能为力。
第三卷 :聚敛天下 第四十四章 :据理力争
第四十四章:据理力争
九月底,登莱的屯地中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人人都在地里抢收红薯,这些红薯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人几乎忙不过来。
如何处理这些红薯,赵岩在几个月前便以给出了办法。
这时候那些今年招募而来的流民便发挥了作用,那些未被发配到屯地的老弱以及妇女,开始在一个个开设好的作坊里进行做工。
按照计划,一部分做成地瓜gān,一部分红薯用作酿酒、制作粉条。红薯粉条,一种吃起来很滑的粉条,口感并没有大米粉条好吃,不过胜在可以长期保存。
赵岩一开始并未想到把红薯做成粉条,因为他不知道粉条就是淀粉做的,等他做出地瓜粉后,边上一个帮手困惑的问:“gān嘛不做成粉gān呢?”
赵岩才知道原来粉gān是淀粉做的,虽然赵岩也是出生农村,但他并未见过粉条的制作,对这方面十分缺乏常识。
同时赵岩也反应过来,huáng县的粉gān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龙口粉gān。
龙口粉gān有大豆制成的,也有红薯制成的。找到这个点子后赵岩大喜过望,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长期保存红薯的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军阀治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