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2/2)
经多久没感觉到危险了?
杨子归玩味地勾勾唇角。
若不是带着小孩,他真想和这个小和尚好好比划比划。
辛欣激动的扑过去,在盘腿而坐、宝相庄严的小和尚腿边蹭着,一边发抖一边说着什么。
杨子归:……
这都什么毛病?
他离得虽不远,却什么都听不见,自然也不知道辛欣叫小和尚为“祖叔”。
杨子归也不说什么,拉着小孩在旁边等了一炷香,那和尚方才动了。他按住辛欣的头,对杨子归笑着说:“施主远道而来,贫僧应当接待一二,不过家里还有些话要说,请贵客先去茶室安坐,贫僧片刻就到。”
这和尚倒有趣,看似说话文绉绉的,逐客令下得毫不客气。
杨子归也不说什么,只对着他笑着点点头,就带着祖师爷出去了。
这个小院gān净整洁,虽说小了点,但是看起来清净脱尘。
可能是一整个院子里不见一个灶房,也不见一个净房。
不过茶室倒是有,而且门口挂着块匾,上书“茶室”,写的是小篆,没有落款。字是真的好,就是茶室的门不太大,匾却不小,看起来好像小身子连着一个大脑袋的豆芽菜,有些可笑。
作者有话要说:
补昨天的
第27章二十七
既然那小和尚说了要他们进去等,教主大人也就没什么好客套的。他拉着小孩,走进了那间茶室。
这间屋子布置得很简单,但是却很雅致。
当面只一个矮桌,两个蒲团,可是四面梁柱上都刻着字,他走过时,瞥了一眼,是《心经》。
蒲团倒是最简单的那一种,可是矮桌就一点也不普通了。
竹子排成的桌面,四角是四只小狐狸的样子,桌边是雕出的朵朵莲花,四根桌腿分别刻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诗偈。
桌子上只放了一个茶壶,和两个茶杯。皆是青陶所制,茶杯上还有小小的狐狸样子。
屋子里就只有这些东西,虽说屋子不大,但是也显得空旷了些。不过风雅、佛性都是不缺的。
杨子归暗暗点头,这间屋子倒是有些像那个小和尚,洗尽铅华,满怀慈悲。
他拉着小孩坐在蒲团上。
人家是要盘腿坐或是跪坐的蒲团,偏他不一样,左腿屈起来,右腿伸直,不甚在意地上的土色——青石板的地面,每日打扫,还是很gān净的。他右手撑在桌子上,支着下巴,偏头看小孩。
杨彩琼年幼时家境不错,也认得几个字。他绕着小桌子,读着佛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才八岁,声音正是清亮的时候,一字一句读下来,也别有一番佛家的意味。
杨子归懒懒的靠在墙上,问他:“你可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杨彩琼看了他一眼,沉默半晌才道:“我家祖母是礼佛的,常年住在佛堂,我曾听她讲过这诗偈,无所求方得大自在。”
杨子归和小孩在一起也有几月了,他们从常州过来的路上,因为走了水路,耽搁了很久,船上尽是二人独处的时光。在一起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看这孩子这么严肃正经。
不想错过《旧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