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言情 > 科举出仕(士) > 第155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5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黎镜,呵,此人愚蠢至极!不过一个外室女而已,还以为能扒住义王呢!结果黎和周用一篇《答‘储君三问‘》,就将义王的棋盘掀了,也是妙呢……”

易砚也一起嗤笑着,然后疑惑问到:“按说黎和周掀了的可不止义王的棋盘,俭王的一盘棋也因此毁了。为何俭王与黎池,似乎并未因此而生出罅隙?”

“生没生出罅隙,我们这些外人如何得知?不过可以得知的是,俭王要么是大度自信,要么是极擅长审时度势,或者极擅长估算得失。”

“倒也是,黎和周此人……多智到有一些不似凡人了,俭王能得到他的襄助,与掀翻的那盘棋相比,得失之间怕还不好衡量。”

……

因朝廷并不是每年或每月都需大量工匠服工役,在工匠需求不多的年月,朝廷就会允许匠户缴纳银两即班匠银,以银抵役。

而天下匠户数目众多,究竟有多少服役,又有多少是缴纳了班匠银以银抵役,这其中的猫腻就多了。

而所谓‘抹浆糊‘,就是将匠户缴纳班匠银的数量抹掉一些,然后将抹去的数量添到服役数量中去。这样不仅能贪下班匠银,还能贪下这批工匠的衣食花销的银子。

这之中的猫腻,明白的人不少,却因为种种原因或证据不足,没有揭露。

黎池既然敢说,就说明他是掌握了一定证据的。而且即使黎池证据不足,万一他不管不顾地一封奏折将此事捅到皇帝案上去,以他如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或许皇帝会顺势而为整治工部一番。

所以不管黎池有无确凿证据,苏千都选择了不掠其锋芒。

作者有话要说:后世史学家在评述黎和周的为官生涯时,将其在翰林院的那三年翰林官生涯,做了一个总结,一言以概之:最‘不务正业‘翰林官。

纵观黎和周的三年翰林官期间,身上总还有其他的官职,比如钦差,特使,以及各种行走。今天忙这、明天忙那,就没见他在自己正职岗位上,安分呆满过上半年以上的,堪称‘不务正业‘。

——选自《戏说大燕》节目

说明:

匠户是一种户籍,还有商户、军户和民户。②匠户制度自元至清,有所变化,作者融合后参考的。③匠户(工匠)与工部的关系有些复杂,工部掌管匠户名册却又不全部掌管,班匠银也非是归工部直接收缴,‘抹浆糊’(←作者自己取的名)现象是真的存在。

本文匠户相关,作者为了剧情有私设。

第105章

在工匠到来之前,西山大营的一百驻军先到了。

西山大营军,是除御林军之外,以及负责守卫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步军统领衙门(其长官俗称九门提督)外,第三股拱卫京师的兵力。

从西山大营抽调来一百名士兵,由一名百户即沈百户带领,分为两部,分别驻守于水泥局,以及黎池石山下的水泥作坊。

西山大营军,作为驻守在京城郊外的一支军队,既牵制御林军与‘九门军‘此两支京军,又外御京外地方军。这样一支军队,需得有一定实力才行。

黎池就见识到了大燕这个冷兵器时代里,所谓最qiáng军队的实力。

率领这一百民士兵的沈百户,与从工部出来到自家石山下水泥作坊的黎池见过面,说了要在两地驻守以防泄密的事后,就几句话的功夫,就将水泥作坊的布防安排完毕,防守得严严实实!

看士兵的形体和jīng神面貌,是真有军人的锋利,非常有气势。

其实煤炭和水泥,是采取官私兼具模式的。

在煤炭方面,煤矿有军队驻守,流放犯人、役夫和士兵进行开采,除了一部分用作官用之外,如作燃料用于铸钱、铸兵器、官窑烧瓷等。还会像卖‘盐引‘一样,等开采量足够官用之后,后期就会卖给商人‘煤引‘兑换煤炭,再售卖到民间私用。

在水泥方面,也与煤炭差不多。等朝廷和地方的水泥局开设起来,并能生产供给公用之后,如治水、修桥、铺路、营缮宫殿陵墓等,也会允许民间私设作坊生产和售卖水泥。

不过在水泥政策方面,这个‘民间‘可能更多指黎池了。毕竟除了黎池之外,民间暂时也没有其他人能烧制出水泥来。

而这官私兼具的模式,有一个前提是等‘官用足够‘之后,在这之前煤炭开采和水泥烧制,都是禁止和保密状态的。

至于煤炭和水泥的保密必要性,可以举一个例子。就好比抢支制作图纸,若是在本国还没制造出来足够数量前,就被别国或民间团体盗去图纸,并抢先制作了出来,那本国或统治团体不就可能有危险了?

虽然禁止私人开采煤炭和水泥烧制保密,与抢支并不完全一样,但理是同理。

不管是何领域,本国或统治团体都想确保走在前列。这或许是为树立国家自信和民族自信,也或许是为确保中原大国的优越地位,贞文帝或许说不出这些理论,但他就是这么规定、这么做的。

所以贞文帝下旨,就近从西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科举出仕(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