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八十四章 南郡路上,父子对话(1/2)
此时南郡到许昌的道路上一辆马车正在缓缓的行驶。
“父亲,听说此次王家的人也来了?”
马车上一个书生一般的人放下手中的书卷看着坐在对面的中年男子。
男子掀开马车的窗帘,看了一眼外面的风景,却没有说话。
“父亲,我们司马家在河内发展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来到这南郡之地?”
青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昭,这次他跟随父亲司马懿一起到南郡上任。
起初他是不愿意来南郡的,毕竟南郡对于司马昭来说有点太陌生了。
他还是喜欢司马家掌控的河内,可是在司马懿的命令之下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你可知道沈川要做什么吗?”
面对儿子的追问司马懿闭上了眼睛,缓缓的开口。
“孩儿愚钝。”
司马昭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
“他要搞土地集体化,南郡就是试点。”
晃动的车厢内,司马懿的身躯也跟着晃动,即便如此司马懿还是尽力稳住身体。
“父亲,什么是集体化?”
司马昭追问道。
“所谓集体化我也是听主公所说......”
司马懿开始给儿子讲述起那日他和曹操说的话。
原来那日曹操在听了荀彧的分析之后觉得荀彧说的十分有道理。
当天夜里曹操便找到司马懿和他说了这件事。
司马家,河内大族,祖父曾祖父皆为汉庭重吏,其父亲司马防更是有八个儿子,被人们称为司马八达。
这八个儿子早年分别投靠了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之战袁绍失败之后司马家完全倒向曹操。
成为曹操内部除了荀家之外最大的世家,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会询问司马懿的意见。
在曹操和司马懿讨论集体化这件事情的时候,司马懿的意思和荀彧大相径庭。
司马懿认为过度的集中会导致后世皇帝的昏庸腐败。
如果后世出现一个如同灵帝一样的皇帝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么再多的土地也会被灵帝卖掉。
司马懿作为顽固派的主要代表是不可能赞成集体化的。
荀彧也是世家代表,他之所以赞成集体化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荀彧所修的是和曹操一样的古学。
二人看事情想问题的角度不似儒家那般腐朽,也不像法家那般严苛。
也正是因为如此,荀彧成了赞成集体化改革的代表。
然而新鲜事物的产生对于旧事物来说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而旧事物对于新鲜事物来说,其势力又过于庞大,哪怕是如今掌握大权的曹操也一时间无法扳倒。
于是曹操便决定让司马懿进入南郡,让他好好看一看沈川实行集体化之后的效果。
当然这其中也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如今南郡世家空虚,需要大量世家填补来保证南郡的日常生活。
可是如果只派司马懿一家过去,那么以司马懿的本领和手腕,不用想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整个南郡,到时候曹操的计划也就破产了。
于是曹操就派出了忠诚于他但是对集体化持观望态度的王家,在司马懿出发之后出发。
这样一来,整个南郡便被分为三股力量,一股是以沈川为代表的集体化改革派。
一组是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反对集体化顽固派。
还有一组则是处在中间两不相帮的观望派。
曹操认为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相互角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南郡的安全。
“父亲,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杀了沈川?”
司马昭听完司马懿的讲述之后,十分气愤,眉头紧锁看着司马懿。
作为世家的司马昭自然知道集体化之后,受损的就是他们世家。
“你还是太年轻了,其中的利弊你没有看到清楚。”
“在经历过董卓之乱,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就开始讨厌世家甚至打压世家。”
“而沈川的出现以及土地集体制的计划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我敢断言,只要成功,曹家最少三代之内。政权绝对稳稳掌握在手中。”
“而且经过三代人的酝酿,那时天下的人已经习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惯了集体制,世家便荡然无存,我们如果去杀了沈川,那么我们的结果就和南郡四大世家一样。”
司马懿说着将身体靠在了马车一角看着对面的司马昭。
“父亲。既然如此,为什么曹操还要让我们来?难道他让我们过来只是为了看我们和沈川斗起来吗?”
司马昭听到司马懿的口中开始不再称呼曹操为主公,便知道司马懿已经不再把曹操放在眼中。
“你觉得以司马家的手腕和政治资本以及经济实力,沈川,斗得过我们吗?他只不过一届宠成罢了无根无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