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 > 随身烘炉从红楼开始 > 第六十七章 导戏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七章 导戏(1/2)

目录
好书推荐:

司徒南坐在龙椅上,听着首辅张中正的分析解释,回想起他今日的本职工作---导戏。

于是,在听完张中正解释后,皇帝很是听懂地点了点头,认同道:

“嗯...张爱卿所言有理,刚才是朕孟浪了,错怪诸位卿家,钱爱卿也起身吧。”

“谢陛下。”户部尚书钱阅铎,诚惶诚恐地磕头拜谢,然后老老实实地回到队伍中去。

接下来,轮到工部汇报工作了。

“启禀陛下,仅上半年,我大周各官营铁厂,总共产铁一亿五千万斤,钢一千多万斤,铁是前年整年的五倍,钢是二十倍...

同时,产水泥五亿多斤,新修建了堤坝一百余里,雄关五座,桥梁三百余处,各类水利水渠一千余条,修缮了城墙宫殿不计其数...”

工部尚书李书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摆出各种骇人数据,然后总结,上半年,工部虽然没少花钱,但通过贩卖铁器、水泥,破天荒的实现了盈利。

呃,这个新颖的工作汇报方式,据说也是从宁国府那边学来的。

当初,二皇子、忠顺亲王,第一次如此上奏之后,皇帝就喜欢上了这种简洁明了的工作报告,然后就在朝堂上推广开来。

据说,这也是一种新技术,能够极大提高朝廷办公效率,增强官员办事积极性,在同样的任期内,能为老百姓多做许多“好事”,也是极有利于大周人民,提高大周国力的。

能否真的提高大周国力,如今还没看出来,不过,这些数据确实又吓了众人一跳。

但,这回倒是没人提出异议,数据都摆在那儿了,都是有据可查的,而且看那李书海面红耳赤、一脸兴奋的模样,不像是在作假。

而且,刚刚皇帝已经闹了一出乌龙了,大伙又都是大周重臣,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一惊一乍的,搞的跟没见过世面的...下里巴人似的,确实是有失体统。

于是,群臣虽然心中大吃一惊,但表面上还是稳的一批。

如此,工部报告,顺利通过。

接下来是顺天府尹汇报工作,去年冬天,因为蜂窝煤的推广使用,使得京中冻死百姓人数,比往年少了好几千人,活人无数...

如此种种,又是新粮种新农技,又是水泥钢铁,又是蜂窝煤...等等功绩。

总之一句话,“没有新技术,就没有新大周。”

等前面的节奏气氛带的差不多后。

皇帝安排好的一号托,六科给事中赵全,立马上前奏道:

“启禀陛下,如此神技新工,皆出忠毅伯之手,与天下贡献之大,不说后无来者,实乃前无古人。

为彰其功绩,慰勉万民,请授新技‘圣人’衔...”

皇帝一脸为难...

“陛下,万万不可啊,此等奇技淫巧,如何能与圣人之德相并论。

赵全妖言惑众,这是要置天下读书人于何地啊...微臣反对。”

二号托、礼部左侍郎何光同,不待皇帝表态,立马跪拜,摘下官帽,痛哭流涕,一副皇帝若是同意,他就辞官回家的姿态。

“陛下,何大人所言甚是。”

“是啊,置我等读书人于何地?”

“臣也反对...”

群臣一边跟着反对,一边私底下腹诽:

赵全这厮,平日里看着还是挺正常的一个人,今日怎么会提这种无脑要求?难道脑子放在家里没带来?

再说,要选新圣人,也该在咱们这些纯正读书人中间选,怎么能挑一个功勋子弟?

真是叛徒,读书人的耻辱...

在满朝反对声中,六科给事中、赵全似乎也知道,事不可为,退一步,道:

“陛下,忠毅伯功绩如此,若不重赏正名,恐寒天下人之心,不若尊其圣贤之名,书其功绩以传后世。”

群臣一听,尼玛,赵全今日是吃贾敬那厮的迷魂药,还是啥的?

这又是封号,又是立书的,是多少士大夫死后,都求之不得的好事...

他怎么一根筋似的,把这种好处往贾敬身上推?难道他自己就一点也不羡慕嫉妒?

还是这厮已被完全收买,连读书人的节操都不要了?

“臣等反对...”

二号托接着反对,群臣也跟着反对。这回连理由大伙都懒得说,反正反对就对了。

看着同僚的反应,赵全心中有苦难言,如今把柄在皇帝手中,他也身不由己,只能按照皇帝给的剧本继续演。

他这回不退缩了,举例子、讲道理、列数据,摆了一大堆事实证明:论功绩,贾敬这厮确实要比读书人鼓吹那些圣贤强的多。

但,此时,可不是讲道理,讲事实的好时机。道理讲不过人家,嘴炮上,群臣仗着人多势众,想用唾沫淹死赵全这厮。

结果,嘿,这位看起来精瘦精瘦、战斗力不太强的给事中赵大人,竟然不怕死地顶着飞沫,往回喷。

加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随身烘炉从红楼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