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零三章 欲盖弥彰(1/2)
闫仝升在京都司府衙的牢狱里被秘密处死的时候,袁兴天也在现场,事发后,他马上让人搜遍了整个大牢,也没有发现什么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怎么突然间就弄出这么一张诉状来。
他想不明白,他自以为的天衣无缝,怎么就没能遂了他意。
其实这张诉状,是在闫仝升的尸首被抬往焚尸场处理的那日,一名士卒无意间从他的身上发现的。这名士卒没到衙门当差之前,曾经受到过闫仝升的恩惠,他知道闫仝升是个好人,苦于被人陷害,他几经犹豫,才下了决心,藏下了这张诉状。
士卒拿走了诉状以后,没有将它直接交给官府,他知道官府根本做不了这个主,也怕因此会惹祸上身,连及到自己和妻儿。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这张诉纸该交给谁,交到谁的手上才最合适,怎样做才能为闫仝升**,他只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小老百姓,这时候根本不敢轻易做主,更不敢声张。
士卒原本想就这样算了,既然人都死了,做什么也没有用了,可是妻子一直劝他,加上闫仝升生前的确有恩于他。要是没有闫仝升出手相助,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于情于理,自己心里的一道坎儿也过不去,如果就这样将这张诉状悄无声息的毁了,他也会愧疚一辈子。
这件事困扰了他许多天,他吃也吃不消,睡也睡不着,终究他还是于心不忍,不想让闫仝升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含冤而死。
几番打探下来,他终于从妻子在亲戚那里打听来的消息中得知,朝中的陈大人为人刚正不阿,又爱惜人才。他也是实在没有了别的办法,索性托人求到陈文叔的门客那里。
陈文叔的门生听说了这件事,当机立断就想要将诉状呈上去,但是这之后,他也有所顾虑,觉得与袁氏侯府有关的案子会牵扯太多,瞻前顾后,他将诉状给扣了下来。还是后来和友人在酒宴上贪了几杯,喝醉的时候,无意中道出了此事,在友人的劝说下,他才将诉状呈给了陈文叔,几经辗转,便到了官姝的手上。
“我不信,我不相信!这一定是假的,有人诬陷我,是人诬陷我的!”
袁兴天大吵大嚷,按理说生在这等家世的名门望族中的公子,应该少不了带有几分清雅的韵味,但是从他的身上丝毫看不到,能瞧着的也只有那些贵族的戾气。
袁兴天情急之下伸手去抢她手上的诉状,但被梁凤衣一刀砍了根手指,顿时鲜血哗哗往下流,他捂着手指哀叫,死死攥着手腕,疼得差点昏了过去。
下人们也都被这场面吓住了,不知道该上前,还是不该乱动的好,只有杵在那的份儿。
袁兴天紧咬着嘴巴,疼的让他声嘶力竭,他盯着梁凤衣,一溜身扑跪到她面前,瑟瑟发抖的身体蜷在她脚下,一个劲儿的磕头求饶。
“姑娘饶了我吧,是我该死,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求求你就饶了我吧,我保证再也不敢了,我以后,我以后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再也不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他看着梁凤衣丝毫未动容的眼睛,急忙冲天伸手,“我发誓,如果我再
做一件坏事,就让我,让我不得好死,姑娘,您就放过我吧,我真的不想死啊。”
梁凤衣轻眼瞧着他没出息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托的流长,都替他痛心,袁丞相是何等德高望重的人,怎会有这对恶贯满盈的父子。
当年若是没有袁老,也不会有现在的大梁,梁胜公生前就很倚重他,就连梁凤衣这个名字,也有一部分来于袁老所想,足以见得梁胜公对他的敬重。
因此,在袁老去世后,梁胜公为表达自己的不舍,也为了安抚梁国子民与他的后人,特意下了一道旨意:今后无论袁氏一族犯下何罪,皆可免祸,袁氏子弟享有终生荣华,永居王城,世代为侯。
梁胜公相信凭袁老那样忠君爱国,他的后人也绝不会照他逊色,他是这么想的,可惜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因为这道旨意,更让袁氏一族无法无天,目无法纪,然而,即便如此,朝堂上为之发声的人却少之又少。李牧,陈文叔,韩亭敬等老臣冥顽不灵,觉得既然是先王的旨意就应该祖祖辈辈的遵从下去。他们不是不知道袁氏侯府的嚣张跋扈,也知道这是错的,却仍旧认为只要多加安抚,他们会改正的,而不是急于用刑罚来惩治。
所以每当有明辨是非的忠义大臣上奏与袁氏侯府有关的折子,不是被三司从中扣下,便是被革职流放了,一来二去,也就没有人再敢站出来了。
这个尘世是肮脏的,活在这样的世上,人总有看不透的时候,不是风大让沙子迷了眼睛,而是他们根本没选择睁开眼好好看一看。
梁凤衣瞧着眼前这个弱懦无能的男人,她本无心放过他,但是又念及他是袁丞相唯一的长孙,如果他真有悔过之心,也就罢了。
梁凤衣凝着他,冷冷说道:“我可以不杀你。”
袁兴天听到她说不杀自己了,心都要跳出来了。“只要姑娘不杀我,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
梁凤衣眼波流转,黑如深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帝女凰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