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王吉英出院(1/2)
张培新说:“叔,是为什么呢?”
“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你将额头放在它脖子上,它也想额头有一个最好的位置,就是说,它感觉是最舒服的一个位置,二是告诉你,可以开始了。”
张巧英说:“真的吗,这么说,人和动物也是可以沟通的,是吗?”
张培新说:“是的,阿黄就能听懂我的话。”
张志强说:“好,现在就是第二步,犁田了。左手握着犁把,两边摇晃了一下,右手杨一下鞭子,吆喝一声,牛就会开始走。培新开始!”
可是张培新照做了,牛也开始向前走了,牛却在田面上滑行,根本没犁到泥土。
“叔,怎么会这样呢?”
“是啊,爸,怎么会这样呢?”
张志强说:“不要紧,下面我就给你们说说犁田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力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力的大小,二是力的方向。当想空犁时,犁面就与田表面平行,这一般是用来换位置的时候,真正犁田时,犁面应该与地面成10到30度的角度,想犁浅一点时,角度小些,这时人和牛用的力都会小一些,想犁深一点时,角度就大一些,但最好不要超过30度,角度越大,牛和人用的力就越大。”
张培新按张志强所说,略微倾斜一个犁面,这会儿就有泥土被翻开了。
“这样,对于插秧的田来说,还不行,得加大角度。”
张培新照做了,被翻开的泥土是越来越多,但张培新感觉到手越来越吃力,到后来竟有点痛!可是张培新没有叫,他坚持犁完两圈,动作是越来越熟练了,到后来,张巧英竟在旁边说:“培新哥,你真象一个家民!”
张培新说:“本来就是一农民嘛。”
张培新额角上出现了汗珠,张巧英叫了起来,“培新哥,歇会儿吧!”
“再犁两圈!”张培新说。
又犁了几圈,张志强看了看,很满意,说:“好,培新,看样子你是学会了,到底是当代的孩子,接受快,想当初,我学犁田时,花了几天的时间。歇会儿,慢慢地我教你其它农活技巧。”
这会太阳也快落山,夕阳将余光撒在地面上,张培新牵着牛,张志强背着犁,张巧英拿着鞭了,往村里走去,在他们后面,留下长短短的影子。
放眼望去,村里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冒出了炊烟,是做晚饭的时间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署假了,而王吉英在医院也呆了三个多月了,她的伤也差不多好了,能在不要人搀扶的情况下地走路,只是直起来还有点不自然。
王吉英想起家里的事,又想在医院呆多呆一天,就得多花一天的钱,几次吵着要出院,都被张宗泉拒绝了,不过,张宗泉还是暗中给王吉英作了化验。
这天张宗泉拿着化验结果在办公室仔细研究,黄娟坐在旁边。
“张医生,结果怎么样?”
张宗泉没有立即回答。
好一人会儿,张宗泉才说:“黄护士,从化验的结果来看,各项参数在向正常转化。我嫂子的癌细胞得到暂时控制,如果再观察吃药一
段时间,痊愈应该没有问题。”
“那真是太好了,不过,吉英姐一直吵着要出院,我总是以他腿伤还没有完全好为由,回绝了她。”
张宗泉说:“是啊,她在我面前也提过好几次,现在情况是有点难啊,他基本能下床走路了,按她的性子,就是我们再怎么劝他多住一些日子,他也会坚决要求出院的,更糟糕的是他的费用也差不多没有了,理谦哥死时,矿上给的五万元已差不多用光了,这医院也不是福利机构,我也没有那个能力帮他垫钱,哎……”
黄娟说:“吉英姐也真可怜。”
张宗泉说:“没办法,我准备让他先出院,我出点钱给她开一个月的药,再进一步的经济帮助,我就无能为力了。”
黄娟说:“张医生,作为医生,你已尽力了,作为朋友,你也仁至义尽了,我相信吉英姐,他吉人天相,一定会渡过难关的。”
“但愿如此!”张宗泉说。
在王吉英的再三请求下,张宗泉同意了王吉英的出院请求,并办理了有关手续。还联系了车辆,定了回家的日子。
这也是一个周末。
张家塆村。
张培新心里很激动,妈病好了,以后就能好好和妈妈一起过日子,好好孝敬妈妈了,放假的这几天里,张志强又教会了他很多农活技巧,从此他能帮妈妈干更多的农活了。
大家都聚在张培新家里,等张秀达的车。刘双双因为中途一直没有去看望王吉英,决定也一起去接王吉英。
“阿姨,叔,你们就不用去了,现在正是双抢季节,家里忙得很。”张培新说。
“培新,你妈住院时,我没能去看她,于情于理,我都得去接她。”刘双双说。
“是啊,培新哥,就让我妈去吧,我妈平时也很少外出。”张巧英说。
张志强说:“行了,都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张培新李春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