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 嫌疑人(2/2)
给埋起来。我们不能忽略这关键的一个环节,凶手在现场不惜冒着被人发现的风险,花大力气挖出个土坑来,绝对有重要的意义。
而本市的城市化进度比较快,除了县市区几个较远的山区外,市区附近很少有显而易见的空土地。所以,凶手需要挖土坑,只能选择在建筑工地内。
“小金说的这一点很关键,凶手选择在建筑工地杀人,除了躲避监控外,还需要条件挖出土坑。”严队点了点头,说道。
虽然,我们理清了凶手杀人的地点,但却掌控不了。我市是房产重镇,建筑工地少说也有几百个,我们警方不可能一一监控。更何况上级也不会批准,因为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无疑会把投资商吓跑。
所以,我们最佳的方案还是追踪朱发生前所运营的车辆,再者就是朱发死前几个小时和他有过接触的人员。
“必须加快速度,我去向罗局申请警力。”严队捏紧了拳头。看得出来,他心里很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急,因为凶手很快就会再次作案。
我和老张也加入了走访的队伍,但由于是深夜,走访的难度很大。直到第二天早上,我们两人一共才走访了两个号码,并排除了他们的嫌疑。其他同事的进度也没比我们快到那
里去,20多个号码,动作再快也得2天的时间。而这点时间恰好给了凶手作案的可能。
我们揉了揉眼睛,心里祈求:但愿别再发生命案。我第一次体会到和凶手比时间的折磨,那一份焦虑不是一般人能够扛得住的。
我和老张在路边买了点早餐,草草的填饱肚子,刚一发动车子,队里便来信息了说是朱发的车子找到了。
我们听完为之一振,立刻赶往了队里。技术队在交管部门的配合下,通过调取离工地较近的几个路段的监控果然发现了朱发的车子。现在这辆车子在东城隧道口被发现。
东城隧道刚建成不久,尚未被验收,所以目前还处于关闭的状态。凶手很聪明,他知道这辆车子迟早会被我们警方发现,因此做完第二起案子后,就果断舍弃掉了。凶手显然很了解本市的环境,知道这大晚上的没人会去东城隧道,而那里的监控也还没装摄起来。他这么做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安全脱身。
技术队第一时间赶过去,进行了全面的搜证。他们在车内找到了一组指纹,以及若干细碎的毛发。指纹经过比对,发现是死者莫玲玲留下的。毛发经过化验,发现来自于三个人。一个是朱发,另一个是莫玲玲,还有一个身份未明。我们怀疑是凶手本人的。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从毛发上提取的DNA或许能在公安系统的DNA库中找到对应的人员。严队立即叫人去找,不一会儿果然有了眉目。和毛发上DNA匹配的人叫孙克学,资料显示是甬港大学的一名教授。
与此同时,外勤走访人员也发现了端倪。那晚最后一个号码联系不上,通过查证核实号码的登记人叫孙克学。
得到这两条线索,严队亲自带队,立即前往甬港大学。到场了解后,我们发现甬港大学确实有孙克学这么一名教授,照片对得上,但是他早在10年前就离职了。
孙克学是遗传学专家,当时和他走得最近的是组里的另一名教授叫黄涛。我们找到了黄涛,黄涛说,孙克学是美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在遗传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当时他们在一个组里共事。
“那时老孙已经是正儿八经的教授了,而我只不过是一名副教授。”黄涛呵呵一笑,带着自嘲的口吻,“老孙学识广,做事也认真,但就是太过执着。用我们的话来说,他就是个学术疯子。很多不切实际的理论,他都要去实验一把。”
在黄涛看来孙克学在学术上的追求几乎逼近疯子,当中举个例子,孙克学认为犯罪也可以遗传。早年,他曾诱导自己的学生嫁给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中年男子。为的就是验证两人所生的后代有没有存在犯罪基因。结果,那个学生誓死不从,要不是没有造成更恶劣的影响。这件事情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易解决的。
那名学生后来退学了,为了照顾双方的影响,这件事情就被尘封了,知道的人并不多。
“疯子!”老张听到这里,不由得啐了一声。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从我们儒家文化来说,人打一出生就是善类,纯净的如同一张白纸。但这位教授却想方设法的要挖掘人性的恶意,他眼中的犯罪基因,在老张看来无非就是诱导犯罪。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org 无广告、全部免费!
不想错过《尸案组》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