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五、讲故事(1/2)
春节来临,村里人欢腾起来,杀猪、赶集、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等等,增强了节日的欢乐气氛。眨眼到了年三十,吃了年夜饭,人们都知道熬皮袄的风俗,所以都睡得很晚,有的在家里闲坐着聊天,东家长西家短,什么都聊,不讲语法逻辑和言词,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轻松自由,一吐为快;有的聚在一起打打牌,喝喝闲酒;有的相互走走,串串门,以表示节日的喜庆。胖大嫂和何大萍来到李奶奶家,看到屋里坐满了村人,有说有笑,很热闹。屋里燃着煤火炉,炉火红彤彤的,烧得很旺,把屋里烤得暖融融的。靠后墙的大方桌上,放着一盏煤油灯,火红的灯头散发出橘红色的灯光和淡淡的暗青烟,照着人们喜气洋洋的面容。胖大嫂说,叫大婶讲讲熬皮袄是咋回事,中不?
中。人们齐声回答。
李奶奶乐呵呵地坐在方桌旁的罗圈椅上,何大萍坐在她身边的矮凳上,拽拽她的衣襟说,奶,快讲啊!
我给你讲了恁多故事,你还没听够?
何大萍龇牙笑笑说,我天天都爱听。
有个小男孩倚在母亲怀里,睁大圆溜溜的眼睛望着李奶奶说,奶,快讲。他的声音清脆响亮。
乖儿?,奶讲,奶讲。李奶奶从前读过不少书籍,明白事理,是当地十里八村难找的聪明女人,村里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事都来请教她,人们都把她当成了私塾先生,都很尊敬她。她讲起了为什么熬皮袄的故事,说古时候,孔子请人做了一件新皮袄,怕穿出去让弟子看了眼馋,心里不舒服,想放着,等过年时再穿,到了年三十夜,孔子想到了那件皮袄,就坐着不睡,到了第二天早上,他的学生来拜年,见他仍坐在木椅上,眼睛直直地盯住房顶,身上穿着新皮袄。弟子惊叹,觉得他像入了仙境,不敢近身。不一会儿,孔子慢慢低下头来,见眼前站着学生和家人,便故做惊讶,抖一抖身上的皮袄说,呵呵,我除夕夜久坐陪玉帝,玉帝赐给我一件皮袄。人们半信半疑。第二年除夕,许多人都学着孔子的样子,坐着熬皮袄,可什么也没得到。孔子风趣地说,是你们心不诚,感动不了玉帝。从此,人们年年除夕之夜都要熬夜,想得到一件漂亮的皮袄,更希望知道自己是否心诚。
这个故事讲完了,但屋里仍然静悄悄的,人们兴味未消,都想继续往下听。何大萍拽拽奶奶的衣襟说,为啥今晚都吃饺子呀?
对呀,讲讲。有人催促说。
李奶奶接着讲,可能有两个原因吧,一是因为饺子的味道鲜美。你看饺子里啥菜都能包容,油盐酱醋佐料,葱姜辣椒鸡蛋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你想吃啥菜就包啥菜,想吃啥味就调啥味,这是其它饭菜代替不了的。二是图个吉利。从前买东西都是用黄金、白银打制成元宝买。饺子的形状像元宝,人们过年吃饺子,都想招财进宝,图个吉利。不过,这里边还真有个故事哩。从前有个皇帝吃饭特别挑剔,到年三十夜,他对厨师说,今年的年夜饭,要想办法给我搞出点新花样,要是搞不出来,我饶不了你们。厨师们犯愁了,世上就那么多菜,平时都想办法做过了,哪还有新花样?一个个都苦丧着脸,干着急没办法。有位大臣,对皇帝说,我家有一个厨子,做了梦,他说神仙教他怎么做饭了,要不叫他来做做?皇帝大喜,马上叫他进宫。那位厨子很害怕,不肯去。大臣说,你不去,皇帝马上叫你进监狱,你去了,我保你平安无事。大臣向厨子献了计,厨子硬着头皮进了皇宫。厨子让人买很多蔬菜、山珍、海味,然后关起门,砰砰啪啪地准备起来。除夕夜晚,皇帝早早在餐桌旁等着品尝美味。很快,那位大臣手捧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走进来了,说皇上,这就是臣为你准备的年夜饭。皇帝一看乐了,从没见过这样的饭,感到新鲜好奇,怎么像一碗小元宝,立刻眉开颜笑,便慌忙用筷子夹一个放嘴里一嚼,只觉得香喷喷的直透心间。皇帝胃口大开,连吃两碗,然后他才问,这叫什么呀?那位大臣说,神仙告诉我家厨子说,这食品要在年三十晚上新年和旧年交替时吃,叫交子(饺子)。皇帝说,有道理,传我的命令,从今往后,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违令者罚。从此,民间就兴起了年三十晚上吃饺子的习俗。
村里的王老头坐在门后,他的眼神不大好,经常烂眼圈,就是治不好,但他却是个有福人,他儿子在某乡当乡长,母亲死的早,儿子为父亲找个年轻老婆,老婆经常把老头侍候得周周到到,村里人说,就你王老头最有福,娶个好老婆。听了这话,他嘿嘿直乐。
李奶奶明白他老婆好的原因,常言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他老婆不为衣食所忧,享着轻福,当然对王老头就好。乡下女人心理上容易满足,略比别人家强,过着安逸的日子就行了,并非是看重相貌和情感。因为都难以追求到那种高层次的精神情爱,所以获得一种亲情关爱,相互打发日子就满足了。李奶奶讲完了吃饺子的故事,王老头咳嗽两声说,他婶子,前天,我做个梦不好,可又悟不出个啥理来,你说说,我帮你解解。李奶奶说。
我梦见阎王了,阎王坐在阎王殿,那模样就像庙里的泥胎。两边站着大鬼小鬼,很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刀子嘴与金凤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