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二十二、扩大经营(1/3)
“美味馄饨馆”搬进了宾馆,何大萍觉得忽然宽敞了,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好像自己真正成了大老板。
宾馆名称仍然还是老招牌,生意一开张,车站里的乘客,就成群结队地涌进来了,生意火爆,又聘请了十几个服务小姐。
首先何大萍为宾馆里的每位小姐,定做了一套朱色制服和白围裙。每套制服都是圆领,搭配着白纱边,像围着蓬松的白纱巾,西装腰身,款式新颖。白围裙镶着绿边,遮着整个前胸和腹部,不至于弄脏衣服。其次她把心思用在研制馄饨上,将馄饨分出高、中、低三个等级,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等级的不同,不仅仅是价格上的差异,而在于做工、营养的差异。在吃法上,她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凉拌馄饨”、“油炸馄饨”、“高汤馄饨”、“火锅馄饨”等等,多管齐下,紧紧抓住了食客。
“七彩馄饨”对面粉和果蔬汁的选择十分严格,因为稍有不慎,馄饨下锅后就会出现皮馅分离现象,使人食之无味。为买上等面粉,回老家出高价买面粉厂的头遍精粉面,又出高价请郊区的农民,专门为她种植无污染的西红柿、玉米、胡萝卜等。叶纪刚说,没必要这样,没谁细究原料来源。
何大萍说,创块招牌不容易,绝不能贪便宜图省事,砸了牌子。咱生意好,好在哪儿?就在质量上。如果砸了牌子就等于砸了咱的生意、钱串和事业,一切都成了白日梦。车站如一个城市的窗口,这里旅客流量大,而且来自四面八方,很快这家“美味馄饨馆”就远近闻名了。
另外,何大萍又聘请了厨师,专门做菜,又在菜上研究一翻,像馄饨一样做出特色来。正在她琢磨的时候,店里来了一帮文人来吃饭,他们之间的交谈,使她受到了很大启发。
那天晚上,店里来了一帮子文人,春桃慌忙领着他们找雅间。一个中年胖子说,就坐在大厅里,热闹。
瘦子说,对。接着他们围着大厅中间的那张大桌子坐下了,你一言,我一语,嘻嘻哈哈,热热闹闹,侃聊起来。
春桃热情地先为他们倒上开水,然后拿着点菜簿,放在桌案上,客客气气地说,请点菜。
胖子说,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差不多都吃腻了,今天咱吃文化餐!行不行?
行。接着齐声回答。
春桃的眼球凝固了,呆呆地看着他们说,俺这没有文化餐。
胖子一挥手,一仰脸说,我给你说,你们做。
这时候,何大萍在烟酒柜台旁站着,听到他们这么说,感到好奇,也围了过来。她觉得这帮人与众不同,尤其表达语言,都让人感到新鲜、新奇。
胖子对春桃说,拿笔记住,要一盘“雪山飞虎”。
春桃瞪大眼睛发愣。
记呀。
春桃低头记上了。
何大萍笑笑,同志,俺没这菜。
好做,不就是一盘炸粉丝,上面放着几只油炸蝎子,算是飞虎嘛。
何大萍说,有趣!
瘦子一拍桌子,兴奋地说,再来一盘“笑傲江湖”。
何大萍还是不懂,但她心里非常敬佩文人了,他们说话都一套一套的,满口是词,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她不解地问,大哥,这个菜怎么做?
瘦子说,嗨,一盘清汤就是江湖,上面几只翻过身的小海蟹,有点像怪模怪样的笑脸,这不就成了吗。
胖子摇头晃脑,接着又说,再来一盘“七剑下天山”。
何大萍和春桃都愣怔地看着他,不明白是什么菜,等了好半天没开口,最后还是何大萍问,大哥,您学问深,俺不知道怎么做。
胖子一挥手,笑笑说,就是哈密瓜上插牙签。
何大萍马上问,就算这哈密瓜是天山,那剑呢?
哈密瓜插上七根牙签,不就是“七剑”吗?
何大萍心想这算什么文化餐呀,只不过随心所欲用个光彩的名词,忽然她想起来了,他们说的全是书名,肯定都是读书人,心眼多,想象力丰富,将书名冠在通常简单的食物上蒙人呢,这是做样子呢,要这样做,不实惠,谁也不愿花这冤枉钱。但又一想,这也是创新想法啊!如果在这上面加工一番,做成实惠的创新菜也不错呀。比如:“雪山飞虎”可以拌粉皮,或拌凉粉,在上面放些龙虾来代替啊!“笑傲江湖”可以用甜汤来代替啊等等,一下子打开了她的创新思路。
有人又说,再来一盘大件的“鹿鼎记”!
春桃摇摇头说,俺店里没有鹿肉哇!
弄半个西瓜倒扣在盘子里不就行啦。
大伙都笑了,胖子说,这不行,弄了半天,没点一盘实惠菜,居然先弄一顶绿帽子戴戴,埋怨那个文人净出馊主意。
瘦子瞪着眼解释说,啥叫文化餐,它本身就是精神餐,是往脑子里装哩,可不是往肚子里进哩。咱都没有点错呀?要填肚子,有大鱼大肉,馄饨面,点哪!
胖子说,我还吃馄饨面,我来就是吃馄饨哩,你们想吃啥自己点,但刚才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刀子嘴与金凤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