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第73(1/4)
周一上午,秦玉趴在办公桌上昏昏欲睡,眼皮耷拉着,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哎呀现在跑新闻好难呀,同志们有啥素材分一分呢,都攥手里一个人也做不过来呀,我这周要是再没好的选题,头儿肯定要削我。秦玉微闭着双眼求救。
吼了两嗓子,还真求仁得仁了,对面同事商娜起身把下巴搁在网格上,神秘兮兮地问,我这儿有一个,你要不要?
秦玉立马来劲,一看是商娜,她有些犹豫。
她俩向来不对付,在公司是出了名的针锋相对。
俩人前后脚进公司,年轻,冲劲大,一直暗中较劲。
这种情况下,商娜给的素材,她可不相信能是什么好点子。
况且,就算是好点子,她也不太想接,毕竟落一个大人情在肩膀上,不是那么好还的。
见秦玉兴致不高,商娜撇撇嘴,你不要就算了啊,我给别人了。
话音刚落,秦玉收到主编的微信:这周给我两个选题,否则周末就别休了,加班出去跑素材。
秦玉一个激灵,大脑瞬间清醒,欠人情算什么,被剥削假期,甚至丢饭碗才叫人窒息。
下一秒,她冲商娜感激的笑,脆生生说谢谢,虽然她知道那笑和商娜脸上的差不多,三分真七分假。
俩人叽叽喳喳了一上午,商娜给她理了理情况,有点复杂,但确实是个热点。
做不做你自己看啊,反正没那么简单。商娜丢给她一句话,起身回了自己座位。
秦玉盯着商娜发给她的图片,冥思苦想了一上午,最后决定做。
不管了,记者的职责就是揭露一切社会现象,好的坏的都要大白在阳光下。她安慰自己。
报了选题后,主编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说如果这个素材做好了,能引起全民关注,让秦玉好好去挖一挖。
领了命,秦玉心情愉悦,干劲十足,当天下午就奔着市人民医院去了。
商娜给她的素材是一张图片,图片显示是人民医院的一张天价住院结算单。
从单据上看,患者是个一岁半的小男孩,住院一个礼拜,杂七杂八各种费用竟然高达七十多万。
在细分栏能看出,挂号费检查费和住院费都在正常范围内,令人咂舌的是其中一项注射费,仅仅一针,价格就达到了七十万出头。
秦玉上网查了,那药是从美国引进的,专门治疗一种基因罕见病,医保还不能报销。
当下民生问题是大热,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的看病就医难,早就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如果这个时候把这件事拿出来作为一个典型,相信可以掀起一波关注和讨论,到时候再跟着做一些后续的调查以及反馈,这个话题的红利能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领导明白,秦玉自然也明白,所以她在心里暗暗攒了一把劲,发誓要把这个选题做好,争取一曝光就能引起全民热议。
小患者已经出院,秦玉没头苍蝇一样,找不到任何信息,所以她只能先去医院探探情况。
结算单显示是神经内科,秦玉就马不停蹄地去了。
医院是最接近生死的地方,进到那个环境中,能激起人内心中本能的敬畏。
秦玉在走廊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看病人和家属的嬉笑怒骂,看了好半天还是一无所获。
最后她干脆自己挂了个号,她想,要了解的详细些,还是得深入到病友当中去。
秦玉在诊室门口排队,站她前面的是一个大妈,正捧着手机和电话里的人聊天,带方言的普通话直往秦玉耳朵里钻。
要真不是好病,我就不治了,留下钱给儿子娶媳妇,活这么大岁数早够本了,又不是前两天那个小娃娃,花七十多万出去,最后还治不好,得一辈子用钱续命。
秦玉在后边越听越觉得大妈嘴里那个花七十多万续命的小娃娃就是她这次来医院的目的。
等大妈挂了电话,她立刻压着声音套近乎,大妈,您刚才说的小娃娃,是不是前几天在这住院来着,还花了不少钱?
大妈不疑有他,立刻叭叭开了。是啊,才一岁多,可怜哟,得亏家里有钱,不然医生说他都活不过两岁去……
噼里啪啦一顿说之后,大妈上下打量着秦玉,语气狐疑,你问这个干什么?
秦玉故作苦笑,我有个外地朋友的孩子好像也得了这病,我听说这医院前几天治了一个嘛,就过来看看,寻思着能不能帮我朋友问问情况。
这么一说,大妈立马表示理解,还热心地给秦玉赠送了不少素材。
大妈说那个小男孩入院时情况危急,医生在抢救过程中就不停和父母确认,是否要花天价注射那保命针剂。
而且小男孩出院当天,医生再三叮嘱他父母要定期带孩子回来复查和打针,也就是说,那天价注射液,后面还得继续打。
秦玉边听边拿笔记着,很快就记满了两页纸。
后来大妈进了诊室,秦玉就偷偷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十个徒弟都是一代宗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