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一章、世事茫茫难自料(4/6)
证为隐疾,不疑发觉,或是从娘胎中带来,或是情绪受到波动,太子想来注重仁孝,是不是中秋佳节,太子过度思念过世的皇后娘娘所引致?此疾病发作只要服用安神汤,再服用些许清心解郁之药,便如同常人。没有大喜大悲很难发作,不过……”林太医犹豫。
“能否治愈?”佟佳贵妃挑眉问。
林太医摇着头:“此病来势汹汹,终究会蚀心而亡。”
“不会的。”玄烨踏步走到太子床前,“礽儿,父皇来了。”太子紧闭双眼,不停地抽搐。
太皇太后的眼角密布皱纹:“此事不宜外传,从即日起,太医院的宫直,日夜守候毓庆宫,必须寸步不离。”她转向岚音,“良贵人啊,太子素来与你亲近,便辛苦你陪护。”
“臣妾必当尽心尽力。”岚音应过。
玄烨内心纠结,太子身患重疾,如何能继承大统?自古立嫡立长为祖训,太子胤礽为嫡妻所出长子,赫舍里氏留下唯一的血脉,他更是倾注心血,择了最好的翰林来传道授业,难道要功亏一篑?
他坚定地说道:“暗中广招名医,只要能治愈太子的隐疾,授予一等公,世袭罔替。”
满地的太医面面相觑,不敢言语,生怕龙颜大怒,丢了性命。
佟佳贵妃忧心劝慰:“皇上、皇祖母、皇太后勿要忧虑,孝诚皇后泉下有知,必会庇护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吉人天相,龙子会熬过一劫。”
玄烨揪着眉头,索府定是乱作一团了。
太皇太后拄着龙杖,忧伤地看着虚弱的皇太后:“每到这个季节,你的身子都不好,先回去吧。”
皇太后拭泪:“后宫嫔妃回到各自宫中,要为太子诵经祈福,大清的根基不能乱呀。”
“是,臣妾谨遵皇太后教诲。”
玄烨望着焦虑的岚音,传递着真挚而信任的眼神。岚音内心波荡,如若太子的隐疾是从娘胎中带来,可是曾经遭人陷害?听落霜说,当年孝诚皇后血崩而亡,皇上悲痛,为给孝诚皇后和太子积德恩泽,放逐了些许宫人,所以孝诚皇后近身之人所剩无几,崔公公原来便是坤宁宫中的老人儿,受孝诚皇后遗命,照顾太子。这六载不长不短,足矣湮灭罪恶。紫禁城,从来都不缺少算计,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后,贵妃,还是位份低微的贵人,常在,都逃脱不开隐藏在暗处的刀剑。
她抚着腹中的胎儿,如若可以抉择,宁愿他身康体健、一世无忧的生活,也不要卷入生生不息的争斗。然而现实总是残酷,后来八阿哥的日益崛起,她才知晓,距离权势一步之遥,谁都不会甘心,只能放手一搏。成王败寇,承受了荣华,也要品尝痛楚。
众人离去,毓庆宫变得沉寂,服过药后的太子渐渐睡熟,岚音将捆绑太子手脚的棉布绳索解开,揉搡着捆绑的痕迹。崔公公伤心欲绝地跪倒:“多谢良贵人。”
“起来。”岚音叹气。
崔公公却仍然跪地:“良贵人,孝诚皇后是受人陷害而薨啊。”
岚音震惊,紧张地问道:“崔公公,何出此言?”
崔公公悲愤:“内情奴才也不是十分清楚,当年主子身子强健,马上功夫极好,年纪也相当,太子又不是头胎,怎能出大红?主子生下太子,奴才在外面侍候,还听见主子郎朗的笑声,绝不是虚弱之兆。只是一炷香的功夫,稳婆便出来大喊,主子出大红了,坤宁宫顿时乱作一团,当时正值皇上平叛藩王,朝中形势危急时刻。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各宫嫔妃都是随后到的,那时主子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时隔多年,他仍然记得当年的情景,仍然记得主子的音容笑貌。
岚音也曾听落霜说过孝诚皇后,她是赫舍里家的格格,文武骑射样样精通,是满家女儿的楷模。她疑虑地问:“稳婆和太医怎么说?”
“怪就怪这里。”崔公公抹着泪水,“稳婆和太医都一口咬定主子是血崩而薨,当时藩王叛乱来势汹汹,又有朱三太子祸乱宫闱,皇上悲愤。在太皇太后的提议下,立下太子为储君,主子才闭了眼睛,但后来奴才与索大人说起此事,索大人曾派人暗中调查,得知,当年的稳婆和太医都因病而亡,坤宁宫昔日的宫人在宫外也不得善终,有人杀人灭口。如今宫内,坤宁宫的老人儿,只有奴才一人了。”
岚音暗吸一口凉气:“当年孝诚皇后在宫中与何人有过节,触动了何人?”
“奴才仔细想过,当年宫中的嫔妃不多,位份略高和极为得宠的只有孝昭皇后、惠嫔娘娘、荣嫔娘娘三人,当年她们还不是今日的身家地位。当年为除鳌拜乱党,太皇太后破了规矩,定下立主子为后的旨意。孝昭皇后为鳌拜认下的干女儿,钮钴禄氏一直窥视后位。惠嫔娘娘和荣嫔娘娘出身不高,主子对她们更为宽容,她们对主子也是服服帖帖。”
“公公的意思是?”岚音盯着崔公公。
“索大人也是这般认为。”崔公公恨恨,“此番太子隐疾,定和储秀宫脱不开关系。”
岚音听宫人们说过孝昭皇后多次小产,直到薨去,都未留下一子,难道是索府所为?中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康雍秘史之良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