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言情 > 醉红尘:病娇相公好迷人 > 第229章 纵横辟阖,冷心为上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9章 纵横辟阖,冷心为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陈与非与顾轻舟的婚礼很盛大,很热闹。也很令人遗憾唏嘘,远在京都的新帝宋知文在得知陈与非欲在赐婚条令下达之前,迎娶民间女子顾轻舟。

当时他便派人乘奇骑出发,只为向陈与非颁布圣旨,淮安王妃只能是祝氏之女祝安然,杨之芩择为侧妃。

然,他派去的人不是在路上遇到意外耽搁了时辰,就是马吃坏了肚子延误了路程。等到宣旨的人赶到淮州时,顾轻舟已光明正大的嫁给陈与非了。

宋知文知悉此事,怒将案头简章文牍统统扫到地上,高声骂道:“竖子无脑!怎娶顾氏,乱己步足!”

末了又骂陈氏一族,虽然当下陈氏一族除了陈与非其余人都死绝了。但他还是在骂,他骂陈与非的生母陈诺,妇人之仁,目光短浅,竟让自己的儿子姓了陈,不姓宋。

他骂陈玄礼那个老匹夫,以自己的命为刀,斩断了他们父子之间的一切亲族关系。

骂到最后,无人可骂了。

他跌坐在地,喃喃道:“举世无人识我宋知文。”

再说淮州的士子院中,日日有人在此辩学论道。而当下最热闹的论题是,论陈与非娶顾轻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

利?一帮饱学之士愤愤道:“淮王宽和仁厚,重情重义世上无人不知,然,若说要当这天下真正的主人还需冷心为上。帝王自古皆无情,不爱人,方能爱天下人。”

当这些话传到贺相思耳中时,祝临风正在校注一本地理志。贺相思问他:“你们这些人是不是都觉得儿女情长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啊?”

祝临风下笔着墨:“其他人大抵觉得是吧,但我却觉得不是。”

“那你觉得陈与非娶了顾轻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啊?”

祝临风闻言,搁笔抬眸望她,笑道:“利弊二字,如剑之双刃。有些东西看似是利,实则是弊,看似是弊,实则也是利。淮王与非迎娶顾轻舟,为何旁人说是弊呢,一是顾轻舟非世族非皇族,他得她无任何利用价值,然而因此开罪世族与前朝皇族,此为一弊。”

“为何我说淮王娶顾轻舟是利呢,一是顾轻舟非世族非皇族,娶她是肯定会让世族与皇族非议的,但历来正妃之位只能是一个,那么无论陈与非最后迎的是安然为正妃,还是杨之芩为正妃,他都会彻底开罪另一个势力。”

“二族相争,你择一族之女为正妃,无疑是

在告诉天下人自己更倾向于哪个氏族之间的势力,届时此消彼长,为祸一方。是以此番乍一看是陈与非在娶妻,其实他娶的也是世族。”

“他择顾轻舟是三个选择中最好的选择。祝安然与杨之芩日后同居侧妃之位,这就像一个挑水的人,他很好的平衡了两个水桶之间的关系,也很好的平衡了两大世族之间的关系,此为利。”

贺相思听他吧嗒吧嗒的说了一大堆,祝临风见她没开口,又道:“算了,你只是个小丫头,说了这些也未必懂。”

贺相思猛地抬起头来:“我懂的。”

“那你说说,你懂什么了?”

“这不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吗?”贺相思道。

祝临风笑道,的确是这么一个故事。

末了,贺相思叹口气:“那顾轻舟也挺可怜的啊,以后她只能夹在两大世族之间了。”

祝临风:“也不尽然,顾轻舟代表的正是第三个氏族阶层呢。”

“什么阶层?”

“白衣。”

祝临风掷地有声的两个字说起了第三个氏族。夏商周时期的选官制以‘世卿世禄’为主,以血缘定尊卑。秦时以军功授爵为主,打破了世卿

世禄制,两汉时推行擦举制,与征辟制。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隋时开创科举,其在大唐时期发展至鼎盛,其后一直流传至今。

祝临风将千年历史化繁为简,采其精要与贺相思说了。贺相思越听越精神,她觉得祝临风更适合去茶楼当说书先生,他说的东西很有趣,而且还不会让人犯困。

待他将三千洋洋洒洒,化繁为简的说与她听时,便道:“你可发现了,历史是沿着一条轨迹下来的,固守世族的一方往往是失败的一方,得民者才是胜利的一方。”

“有句话叫英雄不问出处,是以当下已不是论门第之势的时候了,彼时乱世之秋,暂时的太平予世族以喘息。乍眼过去,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底下危机重重。”

“历史的交替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取代的过程,我们取代了别人,但也注定会被别人取代。眼下顾轻舟看似无权无势,但她所代表的那方势力实则是不可轻视的。”

“她?她代表哪方势力啊?”

“白衣。”祝临风轻飘飘道:“她来自民间,必承民心。”

“与非得她,亦得民情。”

贺相思愣在原地,半响后,她喃喃道:“这原本

是关于三个女人之间的风花雪月之事,却被你这么解释,竟成了拉分天下的大事了,那按你这种说法,娶我不是亏大发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醉红尘:病娇相公好迷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