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回 贵门生千金报德(3/3)
来,遁迹荒林,一概不敢通问只字,今幸仁兄相会,虽则面熟,怎奈一时间想念不起,不知尊姓贵名,是那一科高荐?望乞一一指教。"那翰林道:"门生王士标,七岁丧父,日则肩贩养母,夜借邻烛读书,到了弱冠,业尚未成。幸遇恩师提拔,得以批首进学。其后科试到省,又蒙周济盘费十两,岂料侥幸之后,老师忽已挂冠远去。曾经差人到处打听,杳无信息。今幸获瞻严范,报恩有日矣。但不知向寓何处?师母平安否?"金生道:"向寄湖滨,寒荆幸尚无恙。虽切首丘之念,恐贻窜迹之诛。所以杜门相对,作牛衣泣耳。"王翰林惨然改容道:"老师师母既无家可归,门生有一别墅,近在负郭,愿即迎请到彼,少尽一点孝思。"遂着人到庄,搬取秀玉。次早将欲起身,金生过别崔生,殷勤致谢。时崔至亦已须鬓皓然,直待金生历叙始末,才晓得是出仕过的,一直送至江头,洒泪而别。
且说金生一到山阴,王翰林就着人送过白金五百两,腴田八十亩,每日到床问候一次,或盘桓尽日而去。又因金生乏嗣,将一婢女玉兰送为侧室,甫及年余,生下一男,最是眉清目秀。
金生大喜,取名晚馨。到了三朝洗浴,忽闻报进,有一道人求见。慌忙延入看时,原来就是旧年三月间,在昭庆寺前的那个神相。金生殷殷称谢道:"仰赖先生神术,得与敝门相会,又幸举下一男。既蒙赐顾,愿求一相。"即令人把那晚馨抱出,相士仔细看了一会,拱手称贺道:"令郎乃是天上麒麟,异时富贵不问可知,宁啻跨灶已耶。"金生欣然款留信宿,赠以金帛而去。
后来,晚馨十岁游庠,十七岁即中了进士。初授荆州抽分,任满将归。适值金生卧疾日久,夫人秀玉深以不测为忧。忽一日,跃然起坐,呼告夫人道:"吾儿只在今晚到家,可今具汤,为我沐浴更衣,省得儿归,无暇及此。"夫人以为病中记忆,初不相信。既而薄暮,晚馨果以父病垂危,疾驱至家,跪向榻边,问候已毕,金生复令近前,备嘱后事,掀髯长笑而殁,时年九十三岁。其后,晚馨复丁母艰起伏,历官至左都御史。至今子孙犹科第不绝,号称望族焉。
(本章完)
不想错过《珍珠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