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法言义疏 > 第67章 孝至卷(3)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7章 孝至卷(3)(2/3)

目录
好书推荐:

乞骸骨。五月戊辰(一),长平馆西岸崩,邕泾水不流,毁而北行。群臣上寿,以为河图所谓以土填水,匈奴灭亡之祥也。十月,王路朱鸟门鸣,昼夜不绝。崔发等曰:‘虞帝辟四门,通四聪。门鸣者,明当修先圣之礼,招四方之士也。’于是令群臣皆贺。”然则天凤之世,灾异叠出,而莽且以为祥,所谓凶人吉其凶者,此皆子云所见,故曰:“本末不修而能存者,未之有也。”亦及汝偕亡之意矣。注“惑此之甚者,必亡而已矣”。按:当作“此惑之甚者”,惑之甚即谓本末不修者也。世德堂本无“而已”字。(一)“月”字原本讹作“年”,据汉书王莽传改。

天地之得,斯民也;〔注〕得养育之本,故能资生斯民也。斯民之得,一人也;〔注〕得资生之业,是故系之一人也。一人之得,心矣。〔注〕一人之得统御天下者,以百姓之心为心。〔疏〕司马云:“天地因人而成功,故天地之所以得其道者,在民也。民之所以得其道者,在君也。君之所以得其道者,在心也。”注“一人”至“为心”。按:汉书董仲舒传载仲舒对策云:“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即一人之得在心之义。弘范谓以百姓之心为心,似非此文之旨。

吾闻诸传(一),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与?〔注〕王莽少则得师力行,老则诈伪篡夺,故杨子寄微言而叹慨焉。〔疏〕“吾闻诸传”,音义:“诸传,直恋切。”按:引论语而谓之传者,孟子题辞云:“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是汉时以论语等书为传记也。刘向荀子序云:“其书比于五经,可以为法。”谓比于论、孟也。“老则戒之在得”者,论语云:“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注云:“得,贪得也。”释文云:“在得,或作‘德’,非。”按:子云以年弥高而德弥邵释此文之义,是其所据论语正作“戒之在德”。戒犹谨也。凡人于少壮之时,多能强学力行;及衰老,则志体懈惰,不复能有所进益,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故曰:“及其老也,戒之在德。”谓晚暮之年,当益谨于德,以成有终之美也。义较孔注为长。下章“德有始而无终”云云,即反复申明此旨。则此章“戒之在得”,字当作“德”无疑。今各本皆作“得”,乃校书者据通行论语改之。“年弥高而德弥邵”者,宋云:“邵,美也。”吴云:“邵亦高也。”按:义详修身疏。德弥邵即老而益谨其德之效,此能躬行孔子之所戒者,故曰“孔子之徒”。注“王莽少则得师力行”。按:莽传:“莽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注“老则诈伪篡夺”。按:莽年五十一居摄,五十四即真。(一)“闻”字原本作“问”,据本章义疏改。

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曰:“宁先病而后瘳乎?宁先瘳而后病乎?”〔注〕病篡之深,故有先瘳之喻。〔疏〕“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司马云:“宋、吴本作‘有始而无终欤?有终而无始欤’?”按:“有始而无终”句绝,“与”字属下读。音义:“与有终而无始,‘与’如字。”是也。“孰宁”者,宁犹愿也。说文:“宁,愿辞也。”音义:“孰宁,天复本作‘孰愈’。”“宁先病而后瘳乎?宁先瘳而后病乎”者,先病谓无始,后病谓无终。吴云:“德宁有终也?”注“故有先瘳之喻”。按:世德堂本“喻”误作“愈”。

或问“大”。曰:“小。”问“远”。曰:“迩。”未达。曰:“天下为大,治之在道,不亦小乎?〔注〕道至微妙,故曰小也。四海为远,治之在心,不亦迩乎?”〔疏〕注“道至微妙”。按:秦氏石砚斋影宋治平本“妙”作“渺”;钱本、世德堂本作“妙”,浙江翻刻秦本同。今检治平原本,正作“妙”。说文:“秒,禾芒也。”引伸为凡微细之称。经传通以渺、妙字为之。先知:“忽、眇、绵作。”忽、眇、绵皆微也。“渺”即“眇”之俗。老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王注云:“妙,微之极也。”又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妙亦微也。注语用老子,当以作“妙”为是。

或问“俊哲、洪秀”。曰:“知哲圣人之谓俊,〔注〕深识圣义,是俊杰也。秀颖德行之谓洪。”〔注〕禾之秀其颖,犹人之洪其道也。禾秀颖则实结,人崇道则德闻洪大。〔疏〕“俊哲、洪秀”者,俊读为峻。大学:“克明峻德。”郑注云:“峻,大也。”今尧典作“俊德”。古俊、峻、骏三字通用。俊与洪同义。尔雅释诂:“洪、骏,大也。”“俊哲、洪秀”,疑当时制科有是名,故以为问。“知哲圣人之谓俊,秀颖德行之谓洪”者,音义:“知哲,上音智。”司马云:“‘知哲’当为‘哲知’,言哲能知圣人之道,不溺于异端,智之俊者也。秀谓材秀,能修德行,使颖出于众,秀之大者也。”按:知哲、秀颖,皆文异而诂同,上用如名词,下用如动词。言知足以知圣人,斯为俊矣;秀足以秀出于群行之宗,斯为洪矣。古无“智”字,知闻为知,仁知亦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法言义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