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卷(2/5)
继军饷,则胜。法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①
《北史》:北周将贺若敦②率兵渡江取陈湘州③。陈将侯④讨之。秋水泛滥,江路遂断。粮援既绝,人怀危惧。敦于是分兵抄掠,以充资费。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覆之以米。召侧近村人,佯有访问,随即遣之。瑱等闻之,以粮为实。敦又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湘、罗⑤之间,遂废农业。瑱等无如之何。初,土人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以饷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船,伏兵甲于中。军望见,谓饷船至,逆水争取。敦甲士遂擒之。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瑱,瑱辄纳之。敦乃取一马,牵以趣船,令船中人以鞭鞭之。如是者再〔三〕,马畏船不敢上。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尽杀之。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犹恐敦设诈,兵不敢受。相持岁余,瑱不能制。⑥
【注释】
①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
②贺若敦:北周将领。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善骑射,多计谋。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恃功怀怨为丞相宇文护所不容,而被逼自杀。
③湘州: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湘川”,今据史校改。湘州,南朝陈长沙郡治所,位于今湖南长沙。
④侯瑱:马本及唐本皆误作“侯琪”,今从汪本。侯瑱,陈朝将领。巴西充国(今四川南充西北)人,字伯玉。作战勇敢,在梁朝时因平定侯景叛乱有功,任豫州刺史。陈文帝时,官至太尉。
⑤罗:即罗州,位于今湖北房县西北。
⑥本篇史例出自《北史·贺若敦传》,又见《周书·贺若敦传》。
54.饱战
凡敌人远来,粮食不继,敌饥我饱,可坚壁不战,持久以敝之,绝其粮道。彼退走,密遣奇兵,邀其归路,纵兵追击,破之必矣。法曰:“以饱待饥。”①
唐武德初,刘武周②据太原③,使其将宋金刚④屯于河东⑤。太宗⑥往征之,谓诸将曰:“金刚垂⑦军千里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自据太原,专寄金刚以为捍蔽⑧。金刚虽众,内实空虚,虏掠为资,意在速战。我当坚营待其饥,未宜速战。”于是,遣刘洪⑨等绝其粮道,其众遂馁,金刚乃遁。⑩
【注释】
①以饱待饥: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
②刘武周:唐初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河间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后徙居马邑郡(治今山西朔县)。隋炀帝时,任鹰扬府校尉。隋末,乘乱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称太守,遣使北附突厥,被立为定杨可汗,不久称帝。唐初,与宋金刚等率兵南下,入据太原,以拒唐军。后被李世民击败,北走突厥被杀。
③太原:郡名。治所晋阳,位于今山西太原西南。
④宋金刚:原为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力量之一,活动于易州(治今河北易县)。后被窦建德击败,归附刘武周,号称宋王,谋与刘武周人据太原,企图南下与唐争天下。其后为唐军击败,与刘武周同逃突厥被杀。
⑤河东:郡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
⑥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但此时尚未称帝而为秦王。
⑦垂:史载原作“悬”、《百战奇法》原作者因避讳宋太祖赵匡胤始祖嫌名(“玄朗”之“玄”)而援引时改“悬”为“垂”。
⑧捍蔽:谓保障,屏蔽。
⑨刘洪:史载并无其人,据新
、旧《唐书·刘弘基传》所载内容,疑刘洪为“刘弘基”之误。
⑩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太宗本纪上》。
55.劳战
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而据之,我后去趋战,则我劳而为敌所胜。法曰;“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①
晋司空刘琨②遣将军姬澹③率兵十余万④讨石勒⑤。勒将拒之,或谏曰:“澹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且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攻守势异,必获万全。”勒曰:“澹军远来,体疲力竭,犬马乌合,号令不齐,一战可擒也,何强之有!寇已垂至⑥,胡可舍去,大军一动,岂易中还⑦!若澹乘我之退,顾乃无暇,焉得深沟高垒乎!此谓不战而自取灭亡之道。”遂斩谏者。以孔苌为前锋都督,令三军后出者斩。设疑兵于山下,分为二伏。勒率兵与澹战,伪收众而北。澹纵兵追之,〔勒前后〕伏发,夹击,澹大败而退。⑧
【注释】
①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刘琨:晋将。魏昌(今河北定县南)人,字越石。西晋惠帝时,因其平定东平王司马懋有功,封广武侯,官至振威将军。愍帝即位后,拜司空,任大将军,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
③姬澹:亦称“箕澹”。北魏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人,字世雄。官至信义将军。后率众归晋。刘琨以其为前锋讨石勒,兵败被杀。
④(姬澹)率兵十余万:此姬澹所率兵力数,出自《晋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百战奇略(出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