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百战奇略(出版) > 第八卷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卷(2/4)

目录
好书推荐:

实则斗,气夺则走。”②

春秋,齐师伐鲁,庄公将战,曹刿③请从,公与之同乘,战于长勺④。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鼓之,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⑤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刿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是以败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⑥,故逐之。〕⑦

【注释】

①盛:马本及各本皆作“胜”,从文义和下文“彼衰我盛”来看,当为“盛”,故改。

②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语出《尉缭子·战威第四》。

③曹刿(guì):春秋时期鲁国武士。齐鲁长勺之战中,他辅佐鲁庄公打败齐军进攻。

④长勺:古地名。春秋鲁地。因商遗民长勺氏居此而得名。故址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⑤轼(shì):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其形如半框,有三面。

⑥靡:披靡,倒下。

⑦本篇史例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75.逐战

凡追奔逐北,须审真伪。若旗齐鼓应,号令如一,纷纷纭纭,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须当虑之。若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号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却也,可以力逐。法曰:“凡从勿怠,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①

唐武德元年,太宗征薛仁杲②,其将宗罗睺拒之,大破于浅水原③。太宗帅骑追之,直趋

折墌④围之。仁杲将多临阵来降,复还取马,太宗纵遣之。须臾,各乘马至。太宗具知仁杲虚实,乃进兵合围。纵辨士⑤喻以祸福,仁杲遂降。诸将皆贺,因问曰:“大王破敌,乃舍步兵,又无攻具,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卒下之,何也?”太宗曰:“此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且罗睺所将皆陇外人,吾虽破之,然斩获不多。若缓之,则皆入城,仁杲收而抚之,未易克也;迫之,则兵散陇外,折墌自虚,仁杲破胆,不暇为谋,所以惧而降也。”⑥

【注释】

①凡从勿怠,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语出《司马法·用众第五》;但“凡从勿怠”句原文作“凡从奔勿息”。

②薛仁杲:一作“薛仁杲”。

③浅水原:一名“鹑觚原”。故址在今陕西长武西北。

④折墌: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圻墌”,今据史校改。故址在今甘肃泾川东北。

⑤辨士:谓能言善辨之士。辨,通“辩”。

⑥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太宗本纪上》。

76.归战

凡与敌相攻,若敌无故退归,必须审察,果力疲粮竭,可选轻锐蹑之。若是归师,则不可遏也。法曰:“归师勿遏。”①

汉献帝建安三年,曹操围张绣②于穰③。刘表④遣兵救之,绣欲安众⑤守险,以绝军后。操军不得进,前后受敌,夜乃凿险〔为地道〕伪遁,伏兵以待。绣悉兵来追,操纵奇兵〔步骑〕夹攻,大败之。谓荀彧⑥曰:“虏遏我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⑦

【注释】

①归师勿遏: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

②张绣:东汉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西南)人。董卓部将张济之侄。济死,继领其众,屯据宛城,后降曹操,不久复叛。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五月,于安众被曹操打败;次年,曹操征袁绍时,他再度降操,任扬威将军。后从攻乌桓而死于途中。

③穰:县名。故址在今河南邓县城外东南隅。

④刘表: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东北)人,字景升。汉室远支皇族。官至荆州牧。死后,其子刘琮归顺曹操。

⑤安众:县名。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东北。

⑥荀彧:曹操谋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文若。出身士族,初附袁绍,后归曹操。官至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失宠,被迫自杀身亡。

⑦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77.不战

凡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兵势不利;彼或远来,粮饷不绝,皆不可与战,宜坚壁持久以敝之,则敌可破。法曰:“不战在我。”①

唐武德中,太宗帅兵渡河东讨刘武周。江夏王李道宗②时年十七,从军,与太宗登玉壁城③观贼阵,顾谓道宗曰:“贼恃其众,来邀我战,汝谓如何?”对曰:“群贼锋不可当,易以计屈,难以力争。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难持久,粮运将竭,当自离散,可不战而擒也。”太宗曰:“汝见识与我相合。”后果食尽夜遁,追入介州④,一战败之。⑥

【注释】

①不战在我: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但与原文略异。原文为:“

夫不战者,在我。”

②李道宗:唐宗室东平王李韶之子。武德元年(公元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百战奇略(出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