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章得觅敌踪(3/4)
之心不下于范进,朝廷最开始命他六个月平贼。眼瞅着都拖了五个月了,这贼人大部队还没见踪影。在崇祯八年正月受命出潼关时,洪承畴就给崇祯帝写了封奏章,说的是华夏大地这么大,咱官军主力人也不多,六个月太难了。但是漂亮话得说到位,只是提到就算局势这么烂,但咱也得鞠躬尽瘁好好杀贼不是。
怎知事实如同当头棒喝,五个月之后的败相已现,哪里闹腾就派兵堵哪里,堵了半天,洪承畴竟猛然间发现,已经无兵可用了!而那农民军随着频繁与官军作战,无论是战法还是队伍都是越来越犀利,最后洪承畴只能奋起余生之力,好歹是守住了西安。
现在虽然出潼关来到了河南,但从逐将的言辞和情报的显示,情况已经非常危急。
洪承畴于四月份继续上书诉苦:“官兵不能当贼十分之一,合省宁剿仅四万余人,其势不敌明甚。”先别说河南,就是那陕西,农民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只是“八大王”齐聚的农民军在河南呆了不久便发现,陕西因为大家闹腾的太欢,再加上灾荒,连粮食都很难弄到,所以才肆虐到了河南、安徽、山西等地。
只是前段时间凤阳闹了这么档子事儿,洪承畴便带兵来皖,但是农民军狡猾如狐,左支右突下竟然突破了层层包围,又跳回到了陕西。这次带领逐将开会,就是为了商讨,如何赶在农民军之前,赶到陕西,然后全歼农民军于野。
讨论了半天,最后定下他自己带着贺人龙、刘成功,直接杀回陕西,寻找农民军主力,以求决战。同时命现在在湖广的曹文诏,立即由湖广进入河南,与他共同作战。
命令总兵左良玉、汤九州带着五千兵马,守住河南和陕西交界的吴村、瓦屋两个要地,组织农民军顺利进入陕西。然后派遣总兵尤世威、徐来朝,命二人一共率兵五千余,死守朱阳关。总兵陈永福、邓玘等人,沿着汉江南北还有永宁附近的诸多隘口,仿制农民军窜入湖广。
这牵扯的地方太多太大了,满打满算,此时能调动的兵力也就四万余,还有不少需要分兵驻守的地方,实际上只有两万余人的机动力量,而农民军已经滚雪球般达到了三十余万,这洪承畴想用拙策死守的稳扎稳打,来应对农民军的轻灵飘忽。虽然在范进看来,他用的招数实在太笨,不过呢,要是完全按此布置,农民军在陕西是跑不掉的,然后洪承畴的主力直接杀过去,把农民军消灭在关中还是有可能的。
经过十几日的船运,还有扬州、镇江七星堂的通力合作,范进此时已经到了庐江。根据前期人马搜集的讯息,得知了以上明军主力的想法。但是他一边看一边摇头,这大明的军队指挥效率低下,情报得知迟滞,等大明军队包好了包袱,那农民军早就跑的没影儿了,洪承畴虽然能打,但是也
太束手束脚。
此时范进探听的消息还有,就是张献忠的主力已经攻打庐江不克,继续往西逃窜啦。气的范进是眉毛胡子倒竖,破口大骂:
“若不是长江天堑,老子早就斩张献忠于马下了!”
激动地差点儿摔了杯子,但稍后缓和之后,范进也不得不承认,此行虽然没逮到张献忠,但最起码的结识了便宜老弟,经营了扬州、镇江两地的罗帮,今后不说别的,光这两地的市场,就不愁运力了。
而且这里离着松江这么近,海船由青岛出发,走近海一路到达松江,再从长江逆流而上直达扬州和镇江即可!接来下,就是要搞定松江了!他女良的,为啥农民军不来打松江呢?咱让农民军在松江“立个足”,然后清理一些垃圾,自己再赶走农民军,然后捐一些官职,岂不是更妙?
不行!坚决不能坐以待毙,这农民军欺我太甚,竟然溜得这么快,老子定要揪住他们,然后狠狠滴打!范进一口恶气咽不下去,便****,让池重和李国栋加派影卫,还有镇**帮,想尽一切办法,打探张献忠的下落。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范进抓了瞎一般到处找寻张献忠时,位于安徽六安的“吉州商馆”有消息传来。这六安是个茶叶产地,范进的长乐海军常年需要大规模的海上航行,为了不使士兵换上坏血症,范进便要求采购大量的茶叶,海上士兵全部烧开水喝,泡着茶叶,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症状。
后来由于吉州商馆的建立,范进直接命影卫在几个茶叶产地设立商馆,一方面便于以物易物,用罐头、肥皂等换取茶叶,另一方面增加沿线,以备不时之需。这商馆刚刚建立不到仨月,就开始建功了!
六安影卫来报,说是有“大王”相中了吉州商馆的罐头。打算大批量采购,并定下了五两银子一罐的高价。要知道在大明境内,范进的罐头价格不会超过三两,三两已经是暴利了,这时给到了五两,而且要货量达到了五千盒。
主事人觉得颇为蹊跷,一般百姓或者山大王怎会需要如此之大,而且五两一个,五千盒就是两万五千两白银,什么人这么有钱?六安主事人为人谨慎,见这帮子人大部分都是农民打扮,说话粗鄙不堪,而且身上血腥味浓重,估计这就是逃窜的农民军。
后来主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之范进种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