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八章三英齐聚(2/3)
进手里攥着的,仅仅是一个六品的通判,那扬州知府却是正四品的大员。只是形势比人强啊,现在范进是来解救自己的,那失地之责可是要掉脑袋的。前番凤阳之变后,很多三品要员都掉了脑袋。而且听说这范进非常能打,若是他过来把这扬州城保了下来,那谁是谁的上司,有那么重
要吗?
而且人家朝中有人罩着,那奸相尖酸刻薄、心胸狭窄,谁人敢惹?情势利害都分析个明白后,大家便不得不向范进表个姿态。和自己隔江相望的镇江,便是被这个“常青军”差不多给少了个干净,而且镇江府尹等人出城后不久,思忖难以担起失地之责,便纷纷悬梁自尽了。这乌纱帽谁不想多戴几年?而且这范进做官之后,犹如座在飞鸟上一般,青云直上,在奸相的庇护下,二人里应外合,将来的成就说不定就加官进爵,不好惹啊。
而且很多明眼人认为朝廷封赏的银子还好说,飘没几次后,也不剩下些啥了。但是这两个职位:扬州府正六品通判,还有镇江府正五品同知,委实是丰厚,看来这范进的确得宠。而这样一来,范进在长江流域将会非常的有话语权,对朝廷的威信不利啊!
不过这少有的几个人,想到既然朝廷都不怕尾大不掉,自己跟着瞎操什么心。便和其他人一道,纷纷送上了贺礼。
身在城外的范进此时依然十分忙碌,因为他觉得****非常不牢靠,而且有着极大的信息泄露的风险。所以这段时间里,范进便利用调拨流民回青岛的这件事,直接建立了情报传输枢纽。
这些枢纽就是依靠建立在各地的“吉州商馆”。随着范进财富和人口的增多,他便继续给影卫增添人手,随后继续在大明各地疯狂的建设“吉州商馆”。
目前依靠着这些据点,范进的命令沿长江一路向东,到达松江府之后,沿海路北上,跨过了江苏一省和青州、徐州,绕过莱州大部,直抵青岛,全程不会超过五天,在这个通讯极为闭塞的年代,委实已经算得上是神速了。
现在范进是名义上的胶州知县,就算是打着胶州的名号,走陆路也是可以的。但是沿途经过地点众多,势力盘根错节,一不小心便万劫不复。范进还是老老实实的利用水路运输的便利性和绝对的掌控能力,走海路最为稳妥。
这样就让范进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直到松江府,再从松江府到青岛、高丽、倭国下甑岛,三个主要方向的信息渠道全部打通。而且在这一水路通讯的重要节点城市上,都建立了“吉州商馆”,用以中转或者情报人员的休息。
而范进所获知信息的能力,一下子便成倍的提高了。更关键的是通过这讯息渠道的打通,范进更加便利的管理所辖的领地了。
之前由于网点儿布设的问题,很多消息要绕几座城,但是现在却可以走直线。还有“吉州商馆”名义上的作用也很关键,那就是长乐军产品的销售途径。随着这信息网的建立,也算是真正的铺开了向大明腹地倾销新奇的长乐产
品的摊子。
之前的蜡烛、肥皂,罐头等物供不应求,不仅仅卖光了所占地消费力迟滞不前而导致滞销的这些货,甚至连胶州、青岛,甚至是吉州岛上的主要任务一度成了建设海岸堡垒和做商品。
只是这样大好局面的打通,前面还有横亘着的一根刺,一切的连接似乎在一个点上有些卡阻……那就是松江府。松江府作为大明排行前五的城市,防范非常严格,又有大明漕运水师进驻,所以非常不好相与。范进每每想到这里,便眉头紧锁,如今随着“常青军”能量越来越大,范进渐渐有了主意。
到了崇祯八年的七月初,“常青军”在长江流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队伍也滚雪球一般的飙升到十万上下。往往那“西安王”到了一地,振臂一呼之下,从者甚巨。虽然是大明最为富庶的长江流域,但这里也是朝廷和士族豪强们欺压百姓最为严苛的地方之一。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长江流域传出了“吃他女良,喝他女良,西安王来了不纳粮,打开城门迎西安王”的口号,一时间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打的各地官府、标营纷纷闭门不出。更别说曾经被献贼劫掠严重的扬州等地。
范进带着“长乐军”冒充的五千莱州兵。在扬州城外不徐不疾的扎好了营寨。摆出了要和敌军拼个你死我活的态势。但是实际上,范进由于太忙,还真的没时间再去演戏,因为曹文诏此刻的伤势已经大好,说好的结拜,该开始啦!
这一日,是一个黄道吉日,自然要行那“桃园结义”之举。桃花早就开过了,直接在长江边歃血为盟,史称“长江之盟”,三人结为异性兄弟。
虽说同样从山东出发,但是那些标营的兄弟们却是走了将近一个月,还没有走到扬州。所以范进在这边捣鼓私事儿时,山东标营刚刚到达扬州北面,踌躇着要不要第一时间联系范进。后来还是范进主动联系的他们。
“常青军”在“长江之盟”时,竟然也派出了代表,送了黄金千两和紫金盔甲三套。范进丝毫没有回避,直接当着各路牛鬼蛇神的面喝道:“好一个西安王,竟然能有如此胆量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之范进种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