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七章 崩溃的财政(3/3)
好书推荐:
和自负,更可体会到崇祯帝此时的心境。
那么,一向被认为是中兴之君的崇祯帝,登基八年多了,何以把帝国弄成这种样子呢?这确实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难题。三百多年来,有关的说法实在是太多,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那就是大明帝国至此已是积重难返,没有不亡的道理。
朝廷的财政状况,是一个晴雨表,能直接反映出政局的好坏。
崇祯帝接位时,朝廷的府库已呈崩溃之势。这当然不是崇祯帝的错。其实,早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政时,朝廷的府库已很难支撑。幸亏张居正这位理财能手,竭尽全力,才初步扭转了急剧恶化的财政局势。到张居正逝世时,大明朝廷与地方的府库尚有不少盈余。也正是有这些盈余,朝廷才经得起万历帝这么多年的折腾。而张居正之后,朝廷的经济局势又重新呈每况愈下之势,至万历后期已很难扭转。
至天启年间,朝廷的财政更加恶化。崇祯帝即位时,无论是朝廷还是各地的府库,都已到了崩溃的地步。上上下下都嚷缺钱。至于这里面的原因到底为啥,范进也很难说的清楚,正如不少史学家说的那样,有大明朝吏治腐败的问题,也有财富过于集中在皇亲国戚以及士人阶层里面的问题,更有内忧外患自然灾害流民后金层出不穷的问题。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范进此刻就是要趁着大明目前混乱,赶紧推行股票,让长乐军民入股,随后大量派出人员,撺掇大明商人入股。这才是现在需要立马做的。
……
(本章完)
不想错过《明末之范进种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