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 琐碎(1/2)
妈妈清早清扫完街道就一直在厨房里忙活,很少到屋子里的床上躺一会儿休息一下,因为妈妈不想让奶奶看着生气。
弟弟妹妹通常和妈妈清扫完街道就出去玩儿了,或者在街道开办的托幼机构和其他小朋友玩,奶奶家是他们能躲就躲出去的地方。
而我,每天起来以后就窝在床上,妈妈不管我,奶奶也不管我,屋里的床上俨然成了我避世的天堂。
奶奶她们在对面那个床上,仿佛我不存在一样,我也就自己待得其乐融融了。
也许有人会问我,我是不是也会帮助妈妈清扫大街呢?毕竟弟弟和妹妹都随妈妈一起清扫了,我作为她们的大姐,怎么能缺席呢?
是的,记忆里我还真帮着妈妈清扫过,但是不是很多次。因为不久以后我就上山南小学二年级了,每天早晨忙于上学,中午放学能回来吃中午饭,下午还要再去上学,直到晚上放学才能真正回奶奶家了。
我的生活变得紧张而和弟弟妹妹相脱节,也就如同两个世界的人一样,各干各的,我行我素了。
我更喜欢窝在家里,待在床上,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否则我能去哪里呢?
记得,有一天,妈妈生病了,嗓子疼,浑身骨头节也哪哪都疼,是有点儿感冒了,就回大床上躺了下来休息休息。
奶奶看到妈妈躺在我们这个大床上,气坏了,对我们这张大床上的妈妈喊道:“这么懒?这么懒,你这日子得怎么过?那些孩子还等着你干活呢?”
妈妈有气无力地说:“妈,我今天有点儿感冒了,不行了!干不动了!歇一歇再干吧!”
奶奶却说:“我让你歇一歇,你那些孩子让你歇歇不?你说没事你要那么多孩子干嘛啊?活该你们吃苦受穷!”
妈妈听到奶奶如此难听的话,笑了一下,没有理会奶奶,自顾自地闭着眼睛继续休息。
奶奶数落累了,也停了下来,看了我一眼,又白了我一眼,说:“这就是你非要跟着的妈?有什么好的?生得起养不起的主!就比我天天喂给你牛奶喝的日子要好?”
我接受过妈妈的训言,知道不要跟奶奶硬碰硬,不管她说什么都不要理会,更不要跟她争辩,所以,我就把头一扭,又捧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奶奶看我也不理她了,似乎有些伤心,恨恨地一个转头,用手点了点我,又似乎一个决定在心里成型了。
很快,春节就到了,我们家仍然没有过节的气氛,但是挡不住别人家的年味,所以,我们孩子被赶出去的时间就又多了,这回还包括我。
一个邻居家的姑姑认识了我们,也认出了我,笑着问我,“英英怎么不穿新衣服啊?这都大过年的,妈妈没给你们做吗?”
我笑着和这个姑姑打了声招呼,道:“李姑姑好!我妈妈忙不过来啊!又是扫街又是做饭,可忙了啊!”
李姑姑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真乖!”
年三十那天,姑姑和姑父来了,叔叔和婶婶也来了,叔叔在厨房掌勺,做了一桌子被我们第一次见到的菜,有炒花生米,有香肠,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菜。
年夜饭被分成了大、小两个桌子,大人们一桌,围坐在大圆桌周围,小孩们一桌围坐在小方桌周围,这里不包括姑姑的宝贝儿子月儿,就是我们姐弟三个,月儿和他的爸爸和妈妈团聚去了。
我们和弟弟妹妹坐在四四方方的小炕桌周围翘首以盼着年夜饭的到来,我们本来以为能趁此机会吃到或者品尝到更多的更鲜美的菜肴,可哪想到,我们这张桌子上分到的只是每人一筷子香肠和一小勺花生米。
其他的菜品我们都无缘品尝甚至看都没看到。
这就是我们的年夜饭,大人们吃得五饱六饱的,我们三个孩子光凭一筷头香肠和一小勺花生米怎么可能吃得饱呢?可是大人们没有再理会我们!
妈妈和爸爸作为大人当然参加了大人们的圆桌席,妈妈扭头看到姑姑给我们每人夹的一筷头的菜,什么也没有说。
在圆桌席开到一半的时候,又开了个圆桌会议,奶奶提议开春在叔叔家院子里利用我们从宁夏搬回来的好多木材盖个小地震房,房子盖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面对这种决策,爸爸没吱声,妈妈更没吱声,只有姑姑拍手叫好,叔叔沉着脸,脸上一片乌云密布,不知道在想啥?
过完年又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学校就开学了,奶奶帮我们找了人,我被转进了山南小学的二年二班,记得当时那个班主任姓李。
开学后需要交学费了,我记得当时的学费是两元钱,我们由于申请了救济补助,可以持单位的介绍信减免这两元的学杂费。
于是,爸爸给我开好了介绍信,并放进了我的书包里让我拿到学校。
结果,我在要将它交给老师时却始终找不到了那张印有单位公章的介绍信。
我当时翻遍了自己的书包,还有教室里的纸篓,甚至到学校的垃圾箱里还翻了一遍,都没找到。
结果,这次减免学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尘埃纪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