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岔路口(1/4)
白霜搭车到了芒康,滇川藏的交汇处,进藏第一县。
然而,她已经冻到不行了,所有能穿的衣服都已经穿上,却还是无法抵御寒冷。已经4月末,她印象里春暖花开的季节,竟然有地方还是一派寒冬迹象。
最初从广州出发时,沉浸在广州的温度里,她对“冷”的程度是完全没有感知的,去过的台湾、云南也都是温暖的地方,她只背了一个60L的户外背包,自然是没有塞羽绒服的——她也没有羽绒服,最厚不过是抓绒衣和冲锋外套。
白霜哆哆嗦嗦地在简易厕所门口用冰水洗手时,想着:“也许该去买一件厚衣服了。”
她住在川藏线骑士们热推的青年旅舍,环境只能用两个字形容——简陋。床单被单似乎没换过,床板都快塌陷了,她只好和衣而睡。水龙头没有热水,得拎着开水瓶去兑。洗脸是个难题,要么用大家公用的脸盆兑温水,要么直接在水龙头就着冰水洗,她选择了用冰水。那感觉,真是透心凉。
一向自诩跋过山涉过水、吃过苦耐过劳、天不怕地不怕的白霜,在这种环境下,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与“娇生惯养”“温室花朵”还有那么一点点沾边。
“还敢觉得自己了不起,不苦不知道,一苦弱到爆啊!”她一边打心底里嫌弃这般环境,一边又打心底里地羞耻于自己的嫌弃。
然而,就这样的环境,这家青旅还被一群一群的骑士趋之若鹜。墙上满满的涂鸦,前赴后继的勇士宣言,够她看好久。这些个涂鸦写得十分有趣有才,有些直教人拍案叫绝,倒是一种苦中作乐的文化。再看看身边那些驴友,都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丝毫不像她这样不适。
也是,大家本就走在朝圣路上,在这种条件有限的地方,艰苦是必然的,越艰苦,越显B格。
她也只能用意念来忽略这些外在环境,告诉自己入乡随俗,别讲究。
白霜爸爸突然给她发来一条信息:“天气预报说丽江那里强降雨,还有山体滑坡,你要注意。”
白霜乍一看,心里觉得好笑:“什么嘛,我早就不在丽江了。”
再一想,又有些酸。自己出来那么久,自顾自地流浪,也没有跟家里正面联络过,朋友圈时有时无,像外太空时隐时现的小星球,也难怪他们搞错地方。敢情他们一声不吭,却在背后默默关注着她的动态,虽然信号微弱,却还守着她的频道。
她想要回复自己不在丽江,而是在芒康,但爸妈肯定也不知道芒康是个什么地方,于是改成“我不在丽江,在四川和西藏交界的一个小地方,这里有一点冷,不过天气是好的。”
她爸爸很自觉地没有回复,点到即止。
白霜摊开地图,开始思考:明天去哪里?如果之前只有一条滇藏线可以走,那接下来的川藏线有两个方向,去往西藏,还是相反的成都?
第二天,白霜迫不及待地离开青旅,停在了分岔路口。蓝色的路牌,往西是拉萨,往东是成都,两条路画出一个大大的人字形。
这个选择题的答案是明显的,就算不愿面对,她也只能去成都。如果往拉萨,她只能越走越远,那条路太长,手上的钱撑不起那么长时间。说到底,她只是借着旅行出来画画的。
她前晚鬼使神差查了一下成都往广州和武汉的火车票,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就算她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厚着脸皮回去,胳膊始终拗不过大腿,至于回哪边就再去想吧……
天阴沉沉,小县后面的山上笼罩了厚厚的乌云,仿佛分分钟要吞噬大地。
她背着沉重的包,立在岔路口,好像在等什么,又并没有在等什么。时间还早,先呼吸一会西藏的空气吧。
“活到这个样子,也是很失败。”她脑海里空空如也,只有这样一个定论。
不一会儿,远处山尖上变白了,竟然下了雪。很快,路边也飘起了雪花,漫天飞舞,竟然有那么一点童话的意境,让她想起了小时候。
在她上小学时,武汉也常常下雪,一下就下到她的膝盖。她好动,总是从侧门溜出去玩雪,在雪地里打滚,从来也不觉得冷,但最后总是被她妈妈拽回家打屁股。到了初高中,她就没有对雪的印象了,也许全球气候变暖,雪下得少了,又也许她的世界里只有写不完的试卷。总之武汉的冬天,变得只剩下湿冷。
上大学时,有一年武汉意外地下了一场雪,他们班的广东同学兴奋呀、尖叫呀,拉着全班一起去打雪仗。那时候她才知道遥远的广东竟然不下雪,惊讶程度与广东同学见到雪一样。
很奇怪,她小时候从来不冻手冻脸,长大后一到冬天就生冻疮,手肿地跟包子一样,烦恼得很。
毕业后,为了躲避父母和湿冷的冬天,她义无反顾去了广州。
四月末的芒康,竟然会下雪,这又刷新了她的世界观。
天空卸下了包袱,渐渐亮起来。
小路口走来一老一少,穿着本地藏民的服饰。老人一手拿着佛珠,一手摇着转经筒,看到白霜毫不闭闪地站在雪里,向她问候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等待发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