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史疾为韩使楚(1/1)
名与实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实相副,名才能成其为名;名实不副,那么名就应该更改。公孙龙为战国时杰出的政治家,这个故事意在阐明他的这个思想。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取得了诸多成绩,疆域获得了较大扩张,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后来吴起被杀,楚国改革的成果快速消逝,国内形势大变,
举国动荡,局势令人堪忧。楚国尽管国土辽阔,但在和秦国的斗争中,连连受挫,一再迁都,一再逃跑,这正是楚王不懂得“正可以治国”啊。
史疾为韩使楚,楚王问曰:“客何方所循?”曰:“治列子圉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王曰:“正亦可为国乎?”曰:“可。”王曰:“楚国多盗,正可以圉盗乎?”
曰:“可。”曰:“以正圉盗,奈何?”顷间有鹊止于屋上者,曰:“请问楚人谓此鸟何?”王曰:“谓之鹊。”曰:“谓之乌,可乎?”曰:“不可。”曰:“今王之国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其任官置吏,必曰廉洁胜任。今盗贼公行而弗能禁也,此乌不为乌,鹊不为鹊也。”
译文:
史疾为韩国出使楚国,楚王问他:
“请问您是研究哪种学问的?”史疾说:“我在研究列子圉寇的学说。”楚王又问:“这个学说注重什么?”史疾回答说:“很看重正。”楚王问:“正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吗?”史疾回答说:“可以。”楚王问:“楚国的窃贼很多,正也可以用来防盗?”史疾回答:“可以。”楚王问:“用正防盗,是怎么做到的?”没多久,有
只喜鹊落在屋上,史疾问:“楚王可知道这是什么鸟?”楚王说:“这是喜鹊。”史疾问:“可以叫它乌鸦吗?”楚王说:“不可以。”史疾说:“现在大王的国家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等官员,在任用他们时,务必确保他们公正廉洁。现在盗贼猖狂,禁不能止,这就是乌鸦不是乌鸦,喜鹊不是喜鹊啊!”
(《韩策二》)
(本章完)
不想错过《战国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