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卷五(1/2)
——
范长白
范长白园在天平山下①,万石都焉②。龙性难驯,石皆笏起③,旁为范文正墓④。园外有长堤,桃柳曲桥,蟠屈湖面,桥尽抵园,园门故作低小,进门则长廊复壁,直达山麓。其绘楼幔阁、秘室曲房,故故匿之,不使人见也。山之左为桃源,峭壁回湍,桃花片片流出。右孤山,种梅千树。渡涧为小兰亭⑤,茂林修竹,曲水流觞⑥,件件有之。竹大如椽,明静娟洁,打磨滑泽如扇骨,是则兰亭所无也。地必古迹,名必古人,此是主人学问。但桃则溪之,梅则屿之,竹则林之,尽可自名其家,不必寄人篱下也。
【注释】
①太平山:在今江苏苏州,因山顶平整,所以有此称。山上以怪石、清泉、红枫为“三绝”。
②都:聚集。
③笏:古代的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手板,多用玉、象牙或者竹片做成,可在上面刻字书写。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像笏板一样矗立。
④范文正:范仲淹(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⑤兰亭:在今浙江绍兴的西南处,传说越王勾践曾在此地种兰花,汉代曾于此处设置驿亭,“兰亭”由此而来。
⑥曲水流觞:古代的一种游戏,每年的夏历三月人们进行祓禊仪式过后,到曲折的流水边围坐,把酒杯置于水
中漂流,杯子漂到某人面前,某人就拿起杯子喝酒。 觞,酒杯。
【译文】
范长白的园子在太平山脚下,这里堆积着无数的石头。山势峭拔险峻,像难以驯服的龙一样,笏板一样的石头在四处矗立。园子旁是范文正公的墓地,园子外面有长堤,桃树和柳树掩映其中,弯弯曲曲的小桥,曲折盘旋地架在湖面上,桥的尽头就是园子,园门故意做得比较矮小,进了门之后,通过长廊复壁直达山脚下。园子里的绘楼、幔阁、密室、曲房,都被刻意隐藏起来,不让人看见。山的左边是桃源,石壁峭拔,水流回旋湍急,桃花漂在水面上,顺着水流片片流出。右边是孤山,山上种了上千株的梅花。渡过溪涧便是小兰亭,茂密的丛林,修长的竹子,用以流觞的回旋之水,潺潺而流,再现了《兰亭序》里的场景。竹子粗壮如大椽,明静娟洁,打磨得光滑润泽像骨扇一样,这是兰亭里所没有的。这地方定是古代的遗迹,名字也必定是古人所取的,这就是主人学问的体现。但桃树种在溪边,梅花种在山上,竹子种在树林边上,都可以另外取别致的名字,不必袭古沿用古人之名。
【评点】
有点学问的人多少有些崇古非今,古人之事迹,古人之遗物都被后人瞻仰和膜拜。对其为人风范不胜仰慕。范长白的园子,紧挨着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墓地;
所谓“长堤”,是仿苏轼西湖筑长堤的典故;所谓“孤山”,是仿北宋西湖孤山隐士林逋的“梅妻鹤子”之典;所谓“小兰亭”是仿王羲之、谢安等人兰亭**之雅事。然而作者对此赞赏中又有些不同意见,不可一味尊古,亦可自己独辟蹊径,自创一格,何必什么都仰古人之鼻息呢!
余至,主人出见。主人与大父同籍,以奇丑著。是日释褐①,大父嬲之曰②:“丑不冠带,范年兄亦冠带了也。”人传以笑。余亟欲一见。及出,状貌果奇,似羊肚石雕一小猱③,其鼻垩④,颧颐犹残缺失次也⑤。冠履精洁,若谐谑谈笑面目中不应有此。开山堂小饮,绮疏藻幕,备极华褥,秘阁请讴,丝竹摇飏,忽出层垣,知为女乐。饮罢,又移席小兰亭。比晚辞去。主人曰:“宽坐⑥,请看‘少焉’。”金不解,主人曰:“吾乡有缙绅先生,喜调文袋⑦,以《赤壁赋》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⑧,遂字月为‘少焉’。顷言‘少焉’者⑨,月也。”固留看月,晚景果妙。主人曰:“四方客来,都不及见小园雪,山石谽谺⑩,银涛蹴起,掀翻五泄11,捣碎龙湫,世上伟观,惜不令宗子见也。”步月而出,至玄墓12,宿葆生叔书画舫中13。
【注释】
①释褐:脱去粗糙简陋的衣服。比喻刚刚做官。
②嬲(niǎo):嘲笑,戏弄。
③猱(náo
):即猕猴。
④垩(è):白土,泛指可以用来涂饰的土,此处取其“白色”之意,用来说明鼻子为白色。
⑤颧颐:指面颊。
⑥宽坐:舒心安闲地坐着。
⑦调文袋:即掉书袋,卖弄学问。
⑧《赤壁赋》:指苏轼的《前赤壁赋》,赋中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⑨顷言:刚才所说的话。
⑩谽谺(hān xiá):深邃空旷的样子。
11五泄:在今浙江诸暨西北,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瀑布从五级山石上折叠倾泄,故有此称。
12玄墓:即玄墓山,在今江苏苏州吴县,为东晋郁泰玄的坟墓,故有此称。
13葆生叔:即作者的叔父张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陶庵梦忆:精装典藏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