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第十四(1/1)
景公问晏子曰:“治国之患亦有常乎?”
对曰:“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①与小人,此治国之常患也。”
公曰:“谗佞之人,则诚不善矣。虽然,则奚曾为国常患乎?”
晏子曰:“君以为耳目而好谋事,则是君之耳目缪②也。夫上乱君之耳目,下使群臣皆失其职,岂不诚足患哉?”
公曰:“如是乎!寡人将去之。”
晏子曰:“公不能去也。”
公忿然作色不说,曰:“夫子何少寡人之甚也?”
对曰:“臣何敢挢③也?夫能自周于君者,才能皆非常也。夫藏
大不诚④于中者,必谨小诚于外,以成其大不诚。入则求君之嗜欲能顺之,君怨良臣,则具其往失而益之。出则行威以取富。夫何密近,不为大利变,而务与君至义者,此难得其知也。”
公曰:“然则先圣奈何?”
对曰:“先圣之治也,审见宾客,听治不留,患日不足,群臣皆得毕其诚,谗谀安得容其私?”
公曰:“然则夫子助寡人止之,寡人亦事勿用矣。”
对曰:“谗夫佞人之在君侧者,若社之有鼠也。谚言有之曰:‘社鼠不可熏去。’谗佞之人,隐君之威以自守也,是故
难去焉。”
注:
①与:交往,结党。
②缪:通“谬”,错误。
③挢:通“矫”,欺骗。
④大不诚:很奸诈。
译:
景公问晏子说:“治理国家,也经常存在祸患吗?”
晏子回答说:“谗佞之人在君主身边,喜欢毁谤良臣,小人当道,这就是国家经常存在的祸患。”
景公说:“谗佞之人,当然是不好,但即使这样,怎么会成为国家常存的祸患呢?”
晏子说:“君主把他们当作耳目并同他们谋划**,那就是君主的耳目出毛病了。他们对上淆乱君王的耳目,对下使群臣
都丧失职守,难道不足以成为祸患吗?”
景公说:“原来是这样啊!那我驱逐他们就是。”
晏子说:“君上您不能驱逐他们。”
景公满脸不高兴,说:“先生为什么这样小看寡人?”
晏子回答说:“臣哪里敢欺骗君上。那些能为君主所用的人,才能都非同寻常。那些心中藏着不忠诚的人,一定表现出忠诚,来掩饰他的不忠。在内就寻找君主的嗜好来顺从他,君主不满意的贤臣,他们就举出他以往的过错并夸大它。在外就横行霸道来聚敛财富。他们在君主面前伪装出大义的样子
,这就让君主难以知其真面目啊。”
景公说:“那么,古代的圣明君主是怎样做的?”
晏子回答说:“古代圣君们治理国家,会审慎地接见宾客,治理政事而不滞留,只担心时间不够用,群臣都能竭尽忠诚,谗谀之人怎会得以实现其私欲呢?”
景公说:“那么请先生帮助寡人驱逐他们,我也不任用他们了。”
晏子回答说:“君主身边的谗谀之人,就像粮仓中的老鼠。有句谚语说:‘社里的老鼠不能被去除。’谗佞之人,凭借君主的威风来保存自己,这就是他们难以驱逐的原因。”
(本章完)
不想错过《晏子春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