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5章 三顾茅庐(1/2)
第275章 三顾茅庐
于是很快,冀州的布匹便快速的向周边扩散,散往幽州,并州等地,甚至乌桓和鲜卑。
乌桓和鲜卑他们哪里会织布,布匹在那里才能卖上真正的价格。而这些布扩散出去之后,冀州的士族发现, 他们的损失也不算多,也就缩水一半而已。
钱粮钱粮,粮是粮食,钱就是布帛。袁买也没想到,他的这一下,让北方士族损失惨重。
更重要的是, 他抓到了整个冀州的命脉。
因为作为袁氏布业,他拥有刘氏布业在整个冀州的总代理权,因所有冀州行商,刘氏布业的产品要进入销售,都必须获得袁氏布业的授权。
荆州,新野。
荆州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引起刘表的猜疑,刘表暗里提防刘备。
但刘备也是毫无办法,寄人篱下,就只能忍气吞声。
十月,糜竺家中来人,正是糜芳的一位堂弟,给糜竺带来了细布万余匹。
听着家中来人诉说着原因,糜竺也有些犯难了,于是他干脆将所有布帛全部交于刘备,拿来招兵买马。
自从来到新野屯驻之后,便开始招兵买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社会活动家, 附近县的各个豪族名士,都对刘备印象极好。
刘备结识的第一个人,名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号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言此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还推荐了徐庶。
而此时的凤雏庞统,已然成为周瑜军中功曹从事,做些记录清查等文案工作,凤雏诸葛亮却还没有工作,所以刘备想要去请诸葛亮。
刘备结识的第二个人,名徐庶,字元直。
这徐庶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 常以仁侠自居。中平末年, 他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 后被官兵捕获,但他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外逃。从此,徐庶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终于成为一代名士。
徐庶受司马徽推荐,主动来寻刘备,成为刘备军师。而诸葛亮却并未来,徐庶提议刘备亲自去请。
徐庶知诸葛亮之才,因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徐庶与崔州平经常与诸葛亮畅谈天下形势,以后司马徽也因避乱寓居荆州,二人在庞德公家见面,畅谈天下时势。
刘备称赞徐庶有王佐之才,而徐庶却称卧龙先生诸葛孔明才是天下奇才。
于是刘备这才决定亲自去请。
有三顾茅庐,但无隆中对!
无隆中对策,却有一篇《四国》呈给刘备。
诸葛亮向他陈说了四分天下之计,分析了孙坚不可取,刘云可作援,远交而近攻之策。又详述了刘表、刘璋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益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
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甚至徐庶让出了首席军师之位,让诸葛亮坐镇谋士团首脑,自己屈居第二。
建安五年的冬日罕见的平静,仿佛天下格局就这么定了。
只有向县和海西不断出产的布匹,在冬日里源源不断的运往各地,天下黄金白银,源源不断的向着豫州徐州汇聚而来。
朐县糜氏几乎已经断绝了布匹的生产,甚至徐州和豫州的其他宗族,也因此财富缩水严重,最低都缩小五成以上。
但这又如何,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能力与掌管这里的刘云抗衡,实力已经缩小到史上最低。他们唯一的反抗能力,就是在沿海一带支持着海贼继续骚扰。
刘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两三年来,他疯狂生产明轮,如今已经生产明轮总计三百余艘,大型明轮船也有了九艘,但还是无法杜绝海贼的存在。
平原郡,袁买最近简直就是春风得意。
袁氏布业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简直就是垄断了整个冀州的布业。更让袁买意想不到的是,二哥袁熙执掌的幽州刺史部,首次派出使者专程来找自己。
谈过之后,袁买这才搞明白,原来二哥东靠公孙度,西北靠乌桓和鲜卑各胡族,他们需要的布匹众多,但他们从不产布,都是自中原交易。
袁熙竟然愿意用袁买出货价格一倍的价格接收布匹,就算这样,他也有不菲的利润。
袁买只需要把布匹送至右扶风,就可以带回战马和铁料,这让他这个冬天狠狠的成长了一把。
从十月份至十二月份,袁买竟然就换回了四千多匹战马和十万斤铁料。
虽说这其中有一半是刘云的分子,但这也已经是让袁买趾高气昂了。他现在已经可以训练出三千精骑。
袁买忽然一下,就成为了河北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是他始料未及的,这才仅仅过去几个月。他当然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