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回 月圆夜里共话别(2/4)
饺子了,不饿。”
这里,大壮拿起一个最红的苹果,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说:“娘说得对,这苹果就是比往年的香!喏,耿英,吃一个!”
耿英羞答答地接了,低头咬一口慢慢嚼着。
等到大家伙儿把那个大“团月”分着吃完,又各自吃了一会儿瓜果以后,耿正和秀儿站了起来。耿正说:“俺教秀儿吹笛子去了!”
耿英和大壮也站起来。大壮说:“俺们也吃好了,下午就说好了要去河边捉蛐蛐儿去呢!”
耿老爹瞪大眼睛不解地问:“怎么,你们不去摇火团儿啦?”
耿正说:“俺和大壮已经把下午做好的火团儿给了二狗子和大头了。让二壮和青山、青海带小娃娃们看去哇!”
说完,回屋里拿上自己心爱的笛子和秀儿一起出门儿去了。耿英也回屋里拿了点儿什么,与大壮并肩走出了大门儿。
大家伙儿又聊着闲话各自随意吃一些瓜果。一会儿,听着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了,董妞儿第一个高兴地叫了起来:“开始摇火团儿了!”
说着,把吃剩的小半块香瓜往八仙桌上的瓜果缝隙中一搁,就从娘的膝盖上跳了下来。
于是,青山拉了耿兰、二壮拉了妞儿,青海和耿直自己跑着,一溜烟儿跑出去看摇火团儿了。大人们则继续坐在八仙桌周围聊天儿。
裴氏说:“俺怎么就没有发现娃娃们都长大了呢?你们看,耿正和秀儿,大壮和英子是多么好的两对儿啊!”
刘氏也说:“俺只说他们打小儿一起玩耍,今儿个看来,大概是有些心事了哇!”
郭氏惋惜地拍拍膝盖说:“要不是今年老天爷这个样子,明年儿开春就给娃儿们定了亲,咱们也好早日做亲家!”
耿老爹说:“等俺们回来,咱给娃娃们直接办婚事,还省了定亲的麻烦呢!”
耿憨高兴地叫起来:“这敢情好,到时候咱三家一起办喜事,你一天里嫁出闺女儿,娶回儿媳妇儿,够本儿啊!”
董成家附在耿憨耳边低声儿笑着说:“岂止够本,还赚了一个女婿呢!”
小院儿里的气氛轻松起来,大家伙儿争先恐后地说起来娃娃们成长中的一些趣事儿。
说着说着,话题又给转回到耿家父子们明儿个的出行上来。耿老爹说:“俺要带三个大娃儿们出门儿了,估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兰儿她娘也种不了那么多地。再说啦,那三亩水田种好就足够她们娘儿俩交过了。东山上的那些坡地,你们两家分开种了哇。北头的三亩离憨子家的地近,归憨子你;南头的那几块儿,离家成哥家的地不远,家成哥你全都种了得了。壮子眼见的长大了,你不愁没有劳力哇!”
说到这里,耿老爹忽然感到有点儿内疚,说:“唉,没有了毛驴和平车,你们来年种地恐怕要多受苦了呢。”
董家成和耿憨连忙说:“没事,没事,只要毛驴和平车能为你们帮忙就最好了。你们出门儿离不了驴和车的。”
又拉了一会儿家常。说到了今年的收成,耿老爹问:“你们两家打的粮食恐怕不太够吃哇?”
郭氏马上接话:“今年的收成差,俺们家原本是不太够吃的。但他们爷儿四个这一走,家里少了四张嘴,就有些富余了。俺和兰兰吃不了多少。若你们不够吃,就过来拿一些。等到明年儿春暖花开了,搀和着榆钱儿野菜的,怎么着也能挺得过去!”
裴氏说:“不用不用,今年收的是有点儿少,不过秀儿她爹说了,赶早儿就‘瓜菜代’节约着点儿,应该将就够吃的。”
刘氏也说:“憨兄弟说得极对,赶早儿就‘瓜菜代’节约着点儿吃最好了。实在不够吃的时候,再说哇。”
耿憨犹豫了一会儿,低声儿问耿老爹:“你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
耿老爹还没有开口,郭氏先就掉下眼泪来了。她擦把泪轻声说:“他爹说了,恐怕得些时日呢。也是哇,想在一个陌生的地儿扎个根儿哪有那么容易啊!”
耿老爹说:“是啊。俺估摸着,三年五载大概是不太可能的呢,怎么着恐怕也得七、八年了。不过哇,不管是否能够发达,最多十年,俺们一准儿回来!”
大伙儿一时无话。
停了停,耿老爹又诙谐地笑道:“再晚,岂不影响俺当爷爷和姥爷喽!”
唉,这个乐天派耿老爹,什么时候也忘不了苦乐呵!只是大家伙儿听了耿老爹这句诙谐十足的话不但笑不起来,反而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还是耿憨先开了口。他定定地看着耿老爹忧忧地说:“如果外面实在不好混,你们不要硬撑,早点儿回来……”
不等耿憨说完,耿老爹就发狠地说:“俺还不信了呢。俺们走的时候把那把二胡也带上。即使老天爷实在不睁眼让我们把最初的本钱也给赔光了,俺们爷儿几个沿街卖唱也能赚得到东山再起的本钱!”
说着,他拿下来拴在了一起搭在肩膀上的旱烟杆和旱烟袋,满满地装上一锅子烟丝,自个儿“啪啪啪”打火点着了,然后就闷头抽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民间春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