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幻 > 带着农场下凡尘 > 第12节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节(1/2)

目录
好书推荐:

“谢老师”,石仲魁就更加恭敬的起身行礼道,“恩师还请放心,学生现在一心只想科举,其他的不关心,也不重要。”

“好,很好”,于洪高顿时大笑几声,“伯谦能如此想,再好不过。”

心中又对石仲魁如此机敏而高兴。

这话的潜意思就是,扇子可以送,但自己也有想要的。

“来来来,伯谦,这是为师这些天,根据应天府知府文章方面的喜好,而总结出来的行文、破题方面的注解。”

“谢恩师”,石仲魁也不啰嗦,上前恭敬的站在于洪高身侧,听着他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提醒。

一时间师徒之间,仿佛真如亲入父子一样,一个愿意教,一个认真听。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

稍事休息期间,石仲魁不免暗叹自己运气好,于洪高虽然收徒的心思不怎么单纯,但也确实有真才实学。

并且也真愿意教自己。

这么一看,扇子不扇子的,或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能的名师指点,对科举的助力可不小。

而且上面还有个名气不小的师祖在,自己总算不再是孤家寡人了。

古代儒学占据天下官场、舆论、史册、道德等等权柄的情况下,可想而知一个备受尊崇的儒学名人的影响力会有多大。

虽无法左右朝局,却没哪个当官的愿意被这种人说上几句。

一句某某某文章不通,经义不明,就会让这人成为读书人嘴里的笑谈。

而读书人又最看重面子。

一则和自身骄傲和尊严有关,既然考科举和做官,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人。

二则有了名声,意味着可以转化为影响力和权柄,今后无论做官还是在民间养望,都会是官员和乡绅们追捧的对象。

而人活着,无非是名利而已。

而且仔细想想,于洪高之前送注解的事情就能说的过去。

否则于洪高没道理为了扇子,就把师门的经义注解,还有前辈留下的资料,随手就给了自己。

只有得来的容易,才会是不在意。

或者在他心里,自己已经是二甲进士,又是大兴县县令,注定未来几十年里无法安心做学问,那么经义注解早已经无用。

古扇不仅可以自己欣赏,收藏,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拿来走关系。

那句‘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附郭”指附郭县,也叫首县。

即县城和府城或省城同在一处的县,亦即知县与知府或巡抚同在一城。

知县自己的任务本来就重,上头的婆婆一多,不仅管这管那,有事吩咐下来,哪里有拒绝的机会。

而且功劳是知府的,稍微出点错,又会被人盯上。

而平级外掉或者降职,一般人又不愿意,那就只要想尽办法升职了。

一旁坐在主位上喝茶闲聊的于洪高,倒不是真的非要把石仲魁手里的20把扇子,全收入囊中。

做官十来年,不说家财了,古董还是收藏了不少的。

可直接送钱、送珍宝绝对是最愚蠢的做法,而且有的人他是真不收钱财。

古玩字画也有些刻意,携带时也不方便,万一被人看到,说不定就被人盯上了。

所以扇子这种常拿在手里的玩物,不仅拿在手里不打开时,没人在意,又能随手就送。

对方收了的话,时时拿在手里,等于常常记住收礼的人。

最关键的是,对方要是真喜欢,百分百会经常把自己叫去。

见的次数多了,交情就有了,还能趁机在对方面前显露自己的能力。

而且每次见面送一把,根本没人能发现问题。

几次之后,应该足以让自己调离大兴县。

加上现在看起来石伯谦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自己又够努力,运气也足够好的话,一个进士弟子还是非常难得的。

没多久,管家来传话说午膳已经准备好了。

却没想到于洪高居然把自己妻子请了来。

石仲魁跟着于洪高走进偏厅,隔着一道山水屏障,和师母见礼,说了些话。

算是被于家正式认可为入室弟子了。

古代男子能见女眷,那是通家之好,同时一般也只有从小就跟在身边的弟子,才能随意去见师母和老师家的女娃。

但大了之后,顶多拜见一番,就会有老师的儿子,弟弟之类的人去外间接待。

关系亲近的,能留你吃个饭。

关系一般的,留下礼物说上一炷香的话,你就给我识趣的滚蛋。

否则那就是惹人嫌,下去能不能再见,就难说了。

……

用过午膳,石仲魁独自在外间客厅的偏房中看书,等着于洪高去处理前衙的事情。

半下午时,两人这才再次进入书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带着农场下凡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