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四十七回 汉哀帝宠爱佞幸 孔司徒明哲保身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七回 汉哀帝宠爱佞幸 孔司徒明哲保身(1/6)

目录
好书推荐:

1

“如今国事混沌,外戚争权,令人担忧。大司徒王嘉胸襟宽阔,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兢兢业业,是不可多得的治理人才,他的死实在令人感到怜惜。

当初,我参与审判迫害大司徒王嘉,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誓死进谏,为国挽留贤才呢?

如今想来,多么令人懊悔啊!”

刘欣的亲舅舅大司马丁明,实际上一向敬重大司徒王嘉,为王嘉之死,感到深深的内疚和痛心。

一天,大司马丁明在刘欣的面前,无意间谈起了王嘉的往事。

刘欣有些悔意,对大司马丁明说道:

“大司马大人:

如今朝廷人才奇缺,令人忧虑。也怪朕当初年轻气盛,折辱死了王嘉,让政事停滞不前,令人遗憾万分。”

见刘欣有些悔意,丁明遂称赞大司徒王嘉的才干品行,请求皇帝宽恕王嘉的家人说道:

“陛下啊:

臣以为,王嘉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恶人,也不是存心跟陛下过不去。

王嘉的才干和品行,可以说是当世无双。王嘉被董贤等人陷害,死得实在是太过冤屈,而陛下也放任他们陷害贤良,实属不智。

请陛下大发慈悲,饶恕王嘉的家人。”

不想,刘欣听丁明说到,王嘉被董贤等人陷害之类的话语,心里顿时就有些不乐意了。

“舅父大人,你说王嘉是被董贤等佞臣陷害,死得冤枉,这就有些是非不明,善恶不分了。

王嘉其实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

天下的恶贼们,总是千方百计,试图掩饰他们自己的罪恶,怎么不说自己冤枉呢?

光是触怒皇帝,悖逆天子这一点,就是死路一条,不可饶恕。怎么能够说王嘉没有过错,死得冤枉呢?”

刘欣反驳舅舅丁明道。

刘欣哪里肯承认自己犯下的过失,是自己要让大司徒王嘉去死呢?

听了舅舅丁明请求饶恕王嘉家人的话以后,刘欣心里很不舒服。

自此,刘欣对舅舅丁明有了一些不满和怨恨,甥舅之间,有了隔阂。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九月十九日,刘欣颁布策书,罢免舅舅丁明的大司马官职,让舅舅丁明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休息养病。

2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十一月,刘欣任用自己的亲信大臣,前定陶国太傅、光禄大夫韦赏,担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十二月初六,刘欣举行盛大隆重的仪式,任命侍中、驸马都尉董贤,为汉朝廷大司马、卫将军。

就这样,大汉朝廷又开始了双司马掌控朝政之局,开创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担任三公要职的先例。

在任命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的策书上,刘欣用生动的言辞,勉励董贤说道:

“爱卿啊,朕树立你为三公,就是要你作为汉朝廷的辅佐,成为朕的股肱之臣!

朕知道爱卿你,一向忠心正直,能够匡正众事,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

希望爱卿,深深地体会朕的心意,尽心尽力辅佐于朕,不辜负朕的信任。”

当时,董贤才刚刚二十二岁,就一步登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了大汉朝廷的大司马,位列三公之位。

然而朝野人士,无不错愕惊异,对皇帝任人唯亲,重用大司马董贤等佞臣,不以为然,嗤之以鼻。

3

大司马董贤虽然贵为朝廷的三公,但却常常不在大司马府里处理朝廷公事,而是常住在未央宫宫中,随侍皇帝,主管朝廷的尚书事务。

文武百官如果想向皇帝上书,报告国事,必须通过大司马董贤的允许之后,才可向皇帝奏事。

那时,董贤的父亲董恭已经担任了卫尉。董贤担任大司马,已经位列三公之职。

刘欣觉得给予董氏家族的宠爱,还不足以表示自己对董贤忠诚的感谢。

于是,一天朝罢,回到内宫,刘欣就对大司马董贤说道:

“董卿啊,如今你已经是三公了,而你的慈父还是卫尉,处在九卿之位,已经不再适合了。

朕决定,立即将你的慈父,调升为光禄大夫,官秩为中二千石。

董卿以为如何呢?”

董贤大喜,急忙谢恩道:

“陛下的皇恩浩荡,臣感激涕零。朕一定死心塌地,鞠躬尽瘁,报答陛下的圣恩。”

刘欣见董贤满意,心内大悦。

于是,刘欣正式下旨,把董贤之父董恭高升了一级,并下旨让董贤的弟弟董宽信,接替董贤以前的职位,成为了驸马都尉。

到了此时,董家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董氏的亲属兄弟子侄,一下子鱼跃龙门,大都担任了侍中、诸曹之职,能够定期到宫中去朝见皇帝。

董氏家族的亲属子弟,享受的荣宠尊位,在丁、傅两家新贵之上。

丁、傅两家子弟,见董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东汉之布衣天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