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贫贱夫妻(1/2)
“疼,疼,疼……轻点啊,我说。”
李卫东哎呦一声,他看着老婆韩晓培顶着一张笑面如花的脸,在自己头顶上肆意妄为的缠着纱布,忍不住叫疼起来。
“还不是你瞎逞强?你不拦着,他还能真打死我不成?”
“现在知道疼了,刚刚顶着爹擀面杖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不是硬气的很吗?”韩晓培歪歪扭扭的打了一个蝴蝶结,瞪眼道。
“这不是急了嘛,谁知道老爷子不管不顾,还有,能不系蝴蝶结吗?我一个男人,带着这么个玩意怎么见人?”
李卫东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头顶歪歪扭扭的蝴蝶结埋怨道。
二十多岁的身体,充满年轻的活力,没有了后世里的啤酒肚大肚腩,取而代之的则是棱角分明的八块腹肌,哪怕用后来的审美,李卫东也觉得年轻时候的自己长相帅气,绝不逊色于电视里只知道博眼球的流量小鲜肉。
只是这蝴蝶结歪歪扭扭,看起来别扭极了。
韩晓培翻了个白眼,她将包了满头的纱布拆下来用胶布固定了一下,做成了一个大号的创可贴,李卫东放下头发,倒是顺眼了很多。
早这么干不就完了?
李卫东苦笑了一声,朝着镜子里满意的点点头,随后他指了指自己的摸着肚皮,道。“有吃的吗?”
“肚子饿了?”
韩晓培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两人一大早就去了南华里村,偏偏韩国昌来了这么一出,如今回到家已经到了傍晚,家家户户都已经升起了炊烟,不饿就鬼了。
她麻利的披上围裙,在狭小的房间里转来转去。
李卫东坐在椅子上看着忙碌的韩晓培打转,屋子里的空间不大,典型的开间,是极富90年代特色的筒子楼。
这是李卫东暂时和韩晓培租住的地方。
这地儿本来当初是知青返乡时候留下的知青楼,后来知青们住了一段,恢复高考的高考,回乡的回乡,这才空置下来。
本来李卫东是买了宅基地的,只可惜初出茅庐的李卫东着实被坑了一把,输了个倾家荡产不说,只能和韩晓培蜗居在这里。
“家徒四壁啊。”
李卫东打量着家里的摆设,除了结婚时候的东西,大多值钱的玩意都被拿去低了债,明明不大的屋子里除了一张木板床和简陋的厨房什么都没剩下。
李卫东转悠了一下,洗了把脸。
不多会的功夫,屋里就飘起了饭香,韩晓培麻利的捡了碗筷这才叫他上桌。
饭菜很简单,一碟小菜,两碗白粥,寒酸的很。
哪怕是90年代,家家都不算富裕,但这样的晚饭也显得寒酸了点。
“就吃这个?”
李卫东眉头皱了一下,他端起碗喝了一口米汤,随口问道。
韩晓培刚坐下,一听这话明显慌了一下。
她装作背过身去解围裙,这才回道。“先对付一口吧,今天天儿太晚了,我估计菜市场估计都关门了,就算开着估计也没剩下什么好东西。”
“你受了伤,该补补,敢明个我去称点肉,回来给你包饺子。”
韩晓培解释道。
天晚,菜市场关门?
李卫东扭头看了一眼外边还透亮的天色,不由得摇了摇头,夫妻几十年同床共枕,哪怕后来离了婚,李卫东又如何不了解韩晓培的秉性?
“那感情好。不过要说,这样就挺好,吃素对身体有好处,对了,小培,家里没钱了吧。”
李卫东问道。
闻声,韩晓培的动作明显僵了一下,她扭过头来将掉落的头发往耳后拢了一下,露出笑容摇头道。“放心,东子,家里还有点闲钱呢,今儿个的确是时间太晚了,明天一定给你做顿好的。”
“你那生意赔了也就赔了,可别多想,家里的开销有我呢。上个礼拜,我们车间刚涨了工资,三十块呢,你别瞎操心。”
韩晓培掰着指头算计道。
94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80年代年人均收入还不足100块,如今却是换了样,就算是纺织厂的临时工一个月也有八十块。
“三十块?那可确实不少。”
李卫东点点头。
“是啊,三十块呢,这样我一个月的工资就有一百块钱了,不比工人少呢。”
“所以东子,你跟着别瞎操心,踏踏实实的呆着,要是闲不住就回国营厂上班。只要你能少跟你那几个狐朋狗友来往我就算是谢天谢地了。至于欠的债,咱们慢慢还,哪怕我爹不借,咱也能弄干净。”
韩晓培露出了一个笑脸。
闻声,李卫东笑了一下,夸赞了一句没多说,随即便埋着头对付手里头的饭碗,十分识趣的没有戳破老婆的谎言。
哪怕他比谁都清楚。
恐怕此刻,韩晓培的兜里干净的连一毛钱都掏不出来。
94年,南城国营厂大改,为了配合南城的下发的条文。
南城的国营厂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燃1994》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