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与诸公送陈郎将旧衡阳并序(1/5)
按《唐书·百官志》,左右十四卫及太子左右六率府,皆有郎将,乃五品官也。衡阳,唐时郡名,即衡州。隶江南西道。
仲尼旅人,文王明夷。(1)苟非其时,圣贤低眉。况仆之不肖者。而迁逐枯槁,固非其宜。朝心不开,暮发尽白。而登高送远,(2)使人增愁。陈郎将义风凛然,英思逸发。来下曹城之榻,去邀才子之诗。动清兴于中流,泛素波而径去。诸公仰望不及,连章祖之。序惭起予,辄冠名贤之首;作者嗤我。乃为抚掌之资乎?(3)(1)《京氏易传》:《易》曰:“旅人先笑后号咷。”又曰:“得其资斧。”仲尼为旅人,国可知矣。《周易》:“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周易集解》:“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日之明伤,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乱世,抑在下位。则宜自艰,无干政事,以避小人之害也。荀爽曰:明在地下,为坤所蔽,大难之象。文王君臣相事,故当大难也。”王弼《易注》:“文王明夷,则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则国可知矣。”
(2)《高唐赋》:“登高望远,使人心悴。”
(3)《晋书》:左思赋《三都》。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王羲之《与谢万书》: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
衡山苍苍入紫冥,(1)下看南极老人星。(2)回飙吹散五峰雪,(3)往往飞花落洞庭。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4)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5)江上送行无白壁,(6)临歧惆怅若为分。
(1)《方舆胜览》:南岳,一名衡山,在衡山县西三十里,晋因山以名郡。《湘中记》:度应斗衡,位值离宫,故曰衡山。又名霍山。《南岳记》:衡山者,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翌轸,铃总万物,故名衡山。下踞离宫,统摄火乡,故号南岳。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逮于轩辕。以潜、霍二山副焉。《长沙记》:衡山轩翔,耸拔九千余丈,尊卑参差七十二峰,岩洞、溪涧、泉石之胜,交错其中。又有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六源、八桥、六井、三穿、三漏。此最著者。七十二峰最大者五:祝融、紫盖、云密、石禀、天柱,而祝融为最高。《水经注》:湘水又北径衡山具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禀,一名容峰。容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云:望若陈云,自非清雾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山经谓之峋嵝山,为南岳也。《魏书》:发响九皋,翰飞紫冥。
(2)《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晋书》:“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景;春分之夕,而没于丁。见则治平,主寿昌。”
(3)谢灵运诗:“回飙流轻雪。”
(4)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怀金拖紫,退就散辈。”《后汉书》:“圣恩横加,狠赐金紫。”章怀太子注:“《汉官仪》曰:二千石,金印紫经也。”
(5)《史记》: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盂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6)《吕氏春秋》: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酒酣而送之以壁。
送赵判宫赴黔府中丞叔幕《册府元龟》:赵国珍,天宝中为黔府都督,本管经略等使。国珍有武略,习知南方地形,在五溪凡十余年,中原兴师,惟黔中封境无虞。《通鉴》:黔中节度使越国珍,本牂牁夷也。胡三省注:赵国珍,牂牁别部,充州蛮酋赵君道之裔。杨国忠兼剑南节度,以国珍有方略,授黔中都督,护五溪十余年。天下方乱,其所部独宁。所谓黔府中丞者,即其人欤?中丞是其兼衔耳。《唐书·地理志》:黔州黔中郡下都督府,本黔安郡,天宝元年更名。
廓落青云心,(1)结交黄金尽。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晒。蹭蹬鬓毛斑,(2)盛时难再还。巨源咄石生,(3)何事马蹄间?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4)君为鲁曾子,(5)拜揖高堂里。叔继赵平原。(6)偏承明主恩。风霜推独坐,(7)旌节镇雄藩。(8)虎士秉金钺,(9)蛾眉开玉樽。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10)水宿五溪月,(11)霜啼三峡猿。(12)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13)(1)宋玉《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吕延济注:“廓落,空寂也。”
(2)《韵会》:“蹭蹬,困顿也。”
(3)《晋书》: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耶?”投传而去。未二年,果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李白全集(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