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1/7)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1)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2)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3)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4)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1)《庄子》:“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2)释家以此身为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坚者是地,润者是水,暖者是火,动者是风。
(3)《楞严经》: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求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湛然常定之谓寂,莹然不昧之谓照。寂,其体也。照,其用也。体用不离,寂照双运,即是定慧交修,止观互用之妙谛。
(4)《维摩诘所说经》: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华严经》:虽知诸法无有前际,而广说过去。虽知诸法无有后际,而广说未来。虽知诸法无有中际,而广说现在。金仙,谓佛。释成时曰:李白诗云:“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束文人如稻、麻、竹、苇,吐不出此十字。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峰峦秀中天,(1)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遂造穷谷间,(2)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3)清晓方言还。
(1)中天,半天也。
(2)穷谷,深谷也。
(3)永夜,长夜也。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安州,唐时隶淮南道,又谓之安陆郡。般若,读若百惹,释言般若,华言智慧也,寺依此立名。
翛然金园赏,(1)远近含晴光。楼台成海气,(2)章木皆天香。(3)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4)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而我遗有漏,(5)与君用无方。(6)心垢都已灭,(7)永言题禅房。
(1)翛然,犹悠然也。《庄子》: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详见二十二卷注。
金园,寺中园圃也。须达长者欲买只陀太子园为佛住处。太子戏言:“得金布满地中,即当卖与。”须达遂出金饼布地,周满园中,厚及五寸,广惟十里,买此园地,奉施如来,起立精舍。后人用“金园”事,本此。
(2)王褒诗:“带楼疑海气,含盖似浮云。”
(3)庾信诗:“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4)谢朓《七夕赋》:“厌白玉而为饰,霏丹霞而为裳。”
(5)《大般若经》:云何有漏法?佛告:善,现世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所有一切堕三界法,是名有漏法。
(6)《庄子》:“行乎无方。”郭象注:“随物转化也。”
(7)《四十二章经》:心垢灭尽,净无瑕秽。《维摩诘所说经》: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按《唐书》河南道有中都县,本平陆县,天宝元年更名。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1)阿谁扶上马?(2)不省下楼时。
(1)接,帽也,用山公醉归事,见五卷注。
(2)《三国志·庞统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按《通志·氏族略》:屈突氏,乃代北复姓也。本居玄朔,后徙昌黎,孝文改为屈氏,至西魏复为屈突。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1)故人建昌宰,(2)借问几时回?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1)陶潜《归去来辞序》:予家贫,耕殖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亲故多劝予为长吏。家叔以予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辞》。
(2)唐时江南西道有建昌县,隶洪州豫章郡。
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1)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2)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3)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4)勿为醒者传。
(1)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晋书》:“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享酒食。”
(2)《汉书》:酒泉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李白全集(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