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重品德:后世拥刘是为“拥德”(1/1)
好书推荐: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顾虑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这样会比较容易成功。古人论三国,是以人物品德做评价标准,《三国演义》跟《三国志》的看法是不太一样的。《三国志》记录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而《三国演义》掺杂了作者很多的个人喜好。古人之所以“拥刘贬曹”,是因为他们认为刘备的品德更好,他们推崇的是一种品德。我们评价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品德怎么样,品德及格了之后再肯定他的才能,如果品德不及格,什么才能都会被一笔勾销。秦桧的字写得非常好,但因为他品德不好,就没有人推崇他,所以秦桧的字只被称为宋体。
所以,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成就反而不那么重要了。伯夷、叔齐有什么成就?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成就,但很受后世推崇。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做了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可后世都认为他值得尊敬。我们是通过品德来看人的贡献的,而不是通过才能。
刘备天资仁厚,事业并不成功,但是他在教化上有很大贡献。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刘备,不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政治家。
刘备不会因为事业发展就忘了自己的初衷,这很难得,很多人都随着职位的升迁把以前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苏东坡有一句话颇值得我们玩味:“街头听人说三分,闻刘玄德胜,皆喜。”意思是,人们听说书人说三国故事,听到刘备打了胜仗都很高兴;“闻曹操胜,皆怒”,意思是,听到曹操打了胜仗都很生气。可见民众普遍看重的是品德,而不是才能。
不想错过《曾仕强品三国:一本书读懂三国背后的职场江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