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生于乱世:人生要有准确定位(1/1)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美化得很厉害。很多外国人跟我说,你们中国人很奇怪,塑造的人物要么非常聪明,要么很笨,要么很漂亮什么都好,要么很丑什么都不好,怎么那么两极化?
中国人不崇拜英雄,很少有人对别人特别服气,所以在中国要出名非常困难。好不容易有一个典范,一定要加以美化、包装。两千多年来只出了一个孔子,是孔子以后真的没有一个人比他厉害吗?也不一定,只是人们都不服气,不让其成为典范。诸葛亮可能本身并没有那么厉害,是后人不断把自己的智慧加在他身上,把他塑造得很有智慧。
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诸葛亮很巧合地跟汉献帝同年生、同年死。汉献帝一生一筹莫展,一直都希望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解救他。诸葛亮一生又始终以匡复汉室为目标,最后却出师未捷身先死。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是失败的,但是在《三国演义》所有人物里,我们最敬佩的也是他。
诸葛亮终年54岁,27岁以前有两个特点:第一,身逢战乱。旱灾、水灾他都经历过。没经过磨炼、没吃过苦头的人最好不要当领导,因为他们不知民间疾苦,想做好事都不知道该怎样做。诸葛亮从小就吃尽苦头,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死了,爸爸娶了继室,没过多久,爸爸也病逝了。
第二,他知道自己不是来当皇帝的。当时很多人都争着当皇帝,结果老百姓很可怜。三国时代社会动乱,人口数量骤减。诸葛亮知道,如果他也争着当皇帝的话,死的人会更多。
一个人能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是很了不起的。诸葛亮知道自己要做个好宰相。世上单有明君还不够,没有好宰相来辅佐,明君也会糊涂。因为想要当宰相,诸葛亮的学习目标就锁定了两个人:一个是管仲,一个是乐毅。
诸葛亮从小基础非常扎实,因为他很早熟。凡是在那个动乱时代受到磨炼的人,多半看问题会比较深入,思想会比较成熟。
诸葛亮很有智慧,他读书跟一般人不同,一般人读书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诸葛亮是读观大略,大致上看一看,抓到要点,然后权宜应变。一个人懂得多少东西并不重要,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实际应用中作出合理决策才最重要。
诸葛亮的领悟力很强。记忆力强的人比较适合生活在西方,西方人要背诵很多东西,根据条理来做事;领悟力强的人适合生活在东方,东方人的很多智慧要靠领悟。
不想错过《曾仕强品三国:一本书读懂三国背后的职场江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