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诸葛亮吊孝:用智慧战胜敌人(1/1)
周瑜很了不起,一直跟诸葛亮斗智,最后自己死了。司马懿的才能跟周瑜类似,但他知道应该少跟诸葛亮斗。司马懿看到周瑜的下场,就明白,在碰到诸葛亮的时候,最好保持安全距离。
大家都说是诸葛亮气死周瑜。周瑜死了以后,诸葛亮还坚持去吊丧,刘备也劝他千万不能去,江东的将士们会杀掉他的。东吴将领没有一个不痛恨诸葛亮的,诸葛亮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但如果他不去吊丧,孙刘联盟就宣告失败了,隆中对策也没办法实现。所以他为了理想,为了抱负,非去不可。如果一开始他就躲起来,那更糟糕。面对危险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勇往直前,想办法趋吉避凶,诸葛亮完全是按照这个道理来做的。
吊孝的时候,他人没到,声音先到。如果他直接出现,肯定立刻就被杀了,所以他哭的声音很大,大家还没看到他,就已经被他的声音感动了,从而也化解了仇恨。
“化”是中华文化里非常宝贵的东西,这是一个日本人提醒我的,有时候我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一次我跟一个日本教授一起吃饭,他说:“你知道你们中文里最了不起的是什么吗?”我说:“不知道。”他就写了一个“化”字,他说:“中文最了不起的是这个‘化’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很感谢那个日本教授。老实说,日本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恭敬。有一次我跟一个日本人一起去参观文物,我们拿起文物的时候会说“小心一点”,那个日本人则是先从口袋里拿出一副白色手套戴好,生怕手脏碰到文物,然后跪下来,把文物捧在手上仔细看。我很佩服他,能够尊重文物的生命,不像我们只是把文物当做死的东西。
尊重所有事物也是尊重自己,我跟日本人在一起的时候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化”要有度,不要“大而化之”。这提醒我们凡事要恰到好处,否则利弊关系就协调不好。
诸葛亮是作好周密的计划才去吊祭周瑜的,他的策略是“人未到,声先到”。如果听到屋子里有人在批评你,怎么办?你可以老远就发出声音,他们就会不再说下去了。其实这些招数大家一直都在用,只是没有归纳出来而已。
不想错过《曾仕强品三国:一本书读懂三国背后的职场江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