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48、人臣之争事亡其国(1/1)
原文
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也。遂相杀,因自杀。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
——《韩非子》译文爬虫中有一种毒蛇,一个身体两张嘴,因为争夺食物而互相用牙齿咬。于是两张嘴互相残杀,便把自己杀死了。臣子互相争权夺利而使国家灭亡的,都是毒蛇这类的东西。
法家智慧故事韩非子把臣子之间争权夺利视为国家的大患,用一身两口的蛇来比喻对国家的危害,君主应该防范臣子之间结成朋党。在古代的官场当中,官僚之间结尾朋党非常常见,他们往往为了谋取某种私利而相互勾结,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如果几个朋党相互斗争,这就等同于自相残杀,不论谁胜谁负都会危及君主的统治。
唐朝末年曾经发生过著名的“牛李之争”,当时宦官当政,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牛李党争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牛李党争的开始是由进士考试而起,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一个叫牛僧孺。俩人在考卷中批评时政,触怒了当时的宰相李吉甫,由此埋下党争的种子。李党以山东旧士族李德裕(李吉甫之子)为首,他们以门荫得官,重门第、经学和礼法,轻寒门、文辞和诗赋。反对从科举中选拔人才,力主中央集权。牛党以科举出身的牛僧儒、李宗闵为代表,他们大多数是经过科场考试,取得进士及第而为朝官的。及第前他们奔走在权贵公卿门下,以求赏识推荐。
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走上了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拔成宰相。这样,两人一掌权,就极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贬谪他为西川节度使。那时候,西川附近一个吐蕃将领投降,李德裕趁机收复了一个重镇。李德裕大喜,立刻上书朝廷,以为自己立下大功,立刻飞黄腾达。但是宰相牛僧孺却对唐文宗说:“李德裕收复了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跟吐蕃搞坏关系,那才不上算呢!”牛僧孺还要唐文宗下诏叫李德裕将维州还给吐蕃,李德裕气得要命。后来到了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德裕当上了宰相。他极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牛党的人都贬谪到南方去了。
不想错过《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刚毅不屈的法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