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088章 圣旨引发的暗涌(1/2)
就像当年秦始皇重视法家,对于书生之言厌恶无比,于是便千百年被世人所唾弃。焚书坑儒让中原遭受巨大浩劫,于是秦二世而亡。
自古史官笔下名垂千古者有之,万人唾弃者当仁不让第一人当属秦始皇。因为不尊儒术不重儒家,于是天下文人群起而攻之。李世民如今又触犯了儒生们最不能容忍之事,不重周礼,自然除了百姓还有宗室也是有反意。
于是庐江王李瑗叛乱便是情理之中,之后李瑗兵败被处死。按照惯例叛军之后没入奴籍,而妻妾皆被送入掖庭局充作官奴。庐江王李瑗有个美姬,是当初李瑗平叛后从他处抢夺而来。李瑗对于此女子多加宠爱,而后李世民平定李瑗叛乱后将此女从掖庭中放出,收入后宫。
自古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美人如此多娇,英雄连江山都不要,夏桀拥妺喜而亡夏,商纣王宠妲己亡周,周幽王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周八百而灭。
好在李世民还算头脑清楚,同时身边还有个王珪这般的人物存在,只是,对于齐王妃杨婉。不论是魏征还是王珪都没能够劝阻李世民。
李世民将李瑗的宠姬收入后宫后,一次与王珪交谈。李世民指着这个姬妾对王珪道:“李瑗杀了她的丈夫,又纳她为妾。”王珪问道:“陛下认为李瑗所为对还是不对?”
李世民说道:“杀死他人又娶其妻,你怎么还问对错呢?”王珪答道:“陛下知道李瑗灭亡的原因,却把他的妾留在身边,陛下实质上还是认为李瑗所为是对的。”李世民沉默半响后,命将这个美人放出宫去。
王珪不但遵守周易之礼,对于周礼更是遵从。王家尚主,王珪之子与南平公主成亲时,按照古礼规定,刚进门的媳妇有专门拜见公婆的礼节,可是南北朝以来礼教废弛,公主出降时都不再遵守这个礼节了。
而就在礼成之时,可是王珪却说:“当今主上圣明,凡事都遵守礼法。我受公主拜见,岂是为了自己荣耀,是为了成就国家的美名啊。”于是与其妻在上席就坐,命令公主执行拜见公婆之礼,礼成而退。
当时舆论都认为他做的对,李世民知道后也认为很好。从王珪说起后王家尚主开始,以后公主出嫁,有公婆的,都要行拜见之礼。
不过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长孙无忧听到王珪说李世民尊从礼法,都会感觉到可笑。汉家儒生最是重视伦理,但是李世民所作所为,简直就是自毁门面。
除此之外,长孙无忧觉得王珪这个人最好之处,不在于是否对礼教的尊从而是在于对自己的认识。王珪此人最是有自知之明,一次,李世民对王珪道:“你可对房玄龄等人加以品评,并说说自己同他们比较谁更贤能?”
王珪答道:“勤勤恳恳地报效国家,尽心竭力无所保留,我不如房玄龄。文武双全,出征可以为将,入朝可以拜相,我不如李靖。陈事进言详尽明白,上传下达忠实公正,我不如温彦博。解决繁重的困难,妥善处理各种问题,我不如戴胄。以谏诤为己任,希望皇帝跟尧舜一样圣明,我不如魏征。说到辨别清浊,疾恶奖善,我与他们相比,倒是略有长处。”
李世民深表赞同,房玄龄等人也认为评价非常准确。
因此,长孙无忧对于早已经出嫁的几个女儿,并没有任何不放心的地方。
反之对于后来城阳之子与儿子李治的女儿太平公主,这既有皇家姻亲又带有政治色彩的婚事极其不满,以至于因为武则天,长孙无忧都不知道是不是该觉得,其实在皇家手足之情算不什么。
就算是一母同胞,但是凡是危机自身利益也是可以舍弃的。
因为长孙无忧决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对待所有的,皇子公主。因此,就算是将几个出嫁的公主招进宫,也没有除了赏赐之外的其他表示。让本来就已经因为公主婚事战战兢兢的后妃,更加觉得自身难保。
“儿臣拜见母后,母后福泰安康。”
“太子妃和蜀王妃来了,起来吧。你们两个孩子可算是来陪本宫了。”“奴婢拜见太子妃/蜀王妃。”看见踏进九成殿西阁的太子妃苏瑾以及蜀王妃杨媛,在长孙无忧身边伺候的众人叩拜道。
苏瑾与杨媛在福身后,走向离长孙无忧不远处的蒲团跪坐。“尝尝这是兰桂新做的绿豆汤,清热解暑。”长孙无忧指着自己身前的汤碗说着。
“老三媳妇,你在宫外住着,在长安城内可有什么事情是新鲜趣事儿?本宫好些日子不知道宫外究竟发生过什么事了。”前些日子虽然召见了长乐几人,但是长孙无忧并没有询问过襄城几姐妹关于民间的任何事。
长孙无忧并非是期望能够打探到什么重大的事情,而是在皇宫内居住久了,人闲下来后总是会觉得苦闷。前世有其他事情做,后宫中那么多人,每天总是有事情发生。但是如今闲下来了,反而觉得百无聊赖。
“母后可是听过画地成川,缩地千尺?儿臣早些日子便是听说了此事,本来儿臣还打算将这些个艺人请进王府表演一番。但是奈何王爷不答应,儿臣只好作罢。但是儿臣的婢子前去观看了,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长孙皇后养儿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