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99章 不是结局的结局(二)(1/2)
如果说2005年哪几个词是上南省最火的词语,无疑便是中国农谷、中国汽车谷和中国航空谷了。
对于“三谷”,上南各界的反应不一,大体上分为三派,一派赞成,一派反对,还有第三派保持中立。赞成的自然就是认为省委省政府抓住了上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将会加速推动上南经济的发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反对的则多数都是抱有悲观主义想法,认为上南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行,搞这个“三谷”的概念纯粹就是好大喜功,不顾上南的实际乱提口号,最终可能会导致欠下一大堆烂账。而中立人群,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工资不会少就行。
不管外界是怎么想的,但不得不承认,这个概念最终还是成功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把全省上下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三谷”上面,同时也把全省的资源都动员起来了。
期间,老胡打了两个电话过来,询问南州化工厂的案子怎么样了?陈庆之告诉他,年底前后应该就会有结果。老胡目前在上海工作,女儿考入了上海财经大学,他本人也进了一家外企从事技术主管工作,薪资待遇不错,还在浦东那边买了房子,而且他找到了一个老乡,承诺两年内帮忙解决户口问题,所以他目前是一门心思在上海扎根,故而对于南州化工厂的案子只是因为妻子有点不明不白死亡的缘故才会打了几个电话过问一下。
直到临近元旦,陈庆之才注意到文思远的眉头是紧锁的。如果不是文思远身边的工作人员,根本就难以注意到他脸色的沉重。或许,省里有什么重大事情要发生了吧,难道会是南州化工厂的案子要引爆开来了?
2006年元月4日,刚刚过完元旦,省里就召开了一次经济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四套班子领导,省直各部门负责人,各地市党政正职。会上,来自京城的办案人员带走了元小虎等多名领导,同时省纪委也带走了多名干部。围绕南州化工厂爆炸所引发的案子,终于开始揭幕了,随后包括金龙等地下势力在内的多名社会人员也被抓捕归案。
1月底,京城对上南省班子进行了调整,关山月终于提拔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算是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省委副书记何东风调往西南某省担任省长,叶远洋接棒担任省委副书记,暂时还是兼着省委组织部部长。此外还提拔了两名市委书记分别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
常务副省长芮明炎调往京城任职,南州市委书记雷玉山接任了常务副省长的位置,空出来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位置被部委的一名“空降兵”给担任了。原本南州市长魏工是想争一争这个书记的位置,只是可惜没有如愿。但是文思远答应下一步调整到别的地市担任市委书记。
另外,还有财政厅厅长担任省政府党组成员、省长助理,本来文思远是希望能够直接提拔副省长的,但是上面认为这次对上南已经够关照了,也该平衡下,照顾下兄弟省市的想法,所以压了压财政厅厅长的提拔。但是就目前的安排来说,也算是半只脚踏入了副省级的门槛。
4月,清明节前一天,涉嫌卷入南州化工厂案子的第一批犯罪嫌疑分子被法院公开审判,各界群众拍手称快5月,上南省调整了一批干部,温正阳提拔担任了省政府办公厅主任,而陈庆之被提拔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但是继续担任文思远的秘书。故而在分工上面,陈庆之没有承担太多的工作任务,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口服务好文书记。上南大学党委书记老周这次也属于被调整的行列,调去了教育部任职。这是他自己要求的,因为儿子准备回国后到京城工作,所以他打算提前进京,托了陈庆之帮忙,文思远亲自出面运作的。
12月,陈庆之下放到相州市任职,担任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相当于事实上的市长。跟他一起调整的市委书记是由政协主席王飚转任的,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文思远在征求王飚个人意见的时候,他提议由陈庆之担任市长。而陈庆之在文思远找他谈话的时候,在表达不舍的同时,也表示愿意服从省委和文书记的安排。其实,何止是愿意,他是非常愿意。他相信如果跟王飚搭档,一定能够和衷共济,共同把相州经济搞上去。而丁森则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提拔担任市政协主席。而市纪委书记刘芸芸则回了上南财大担任党委书记,能提拔正厅级,对于她这位女干部来说,真不容易。
2007年3月,陈庆之当选为相州市长。5月,文思远调往沿海某经济大省担任省委书记,省长娄子仲接任了省委书记一职,继续推行文思远当年敲定的“三谷”概念,并且积极性更为强烈。到这个时候,陈庆之才明白,当初娄省长没有跟文书记打擂台,看来是文书记采用了什么办法说服娄省长吧。他相信,如果娄子仲坚持要明争暗斗,或许已经62岁的娄子仲恐怕很难接任这个书记的职务。现在文思远得到了上面的赏识和重用,他在临走前极力推荐娄子仲接任自己的位置,再加上娄本人的努力运作,成功的几率大了不少。从这件事情上面,陈庆之领悟到了不少东西,政治不一定是要拼的你死我活,也是可以握手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陈庆之的沉浮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