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正文 第一次战斗出动(1/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当我拂去厚厚的尘埃,翻开发黄的日记,徜徉在记忆的长河中,就会回想起自己难忘的战斗机飞行生涯,常常会唏嘘不已,感慨万千:二十八年翱翔蓝天,两千多小时叱咤风云,数十次战斗出动。好几个曾一起学习、共同训练的战友发生了飞行事故,化作一颗颗流星,永恒地坠落在大地,令人惋惜,让人痛心。而我虽然也是历经磨难,饱经沧桑,但每次都还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圆满完成各项战训任务。是飞行让我学会了勇敢,变得更加的坚强,更加的无畏,敢于面对一切的困难和挑战,使我的人生变得更加的丰满,也更加的骄傲和自豪。
曾有不少朋友都好奇地问过我:“你们飞行害怕不害怕?紧张不紧张?”我也经常会笑着回答:“刚开始学飞行时当然害怕,但后面飞多了也就不那么紧张了。”其实,飞多了有时也会害怕和紧张的。我自己就有一个从未告诉过别人的秘密,因为总觉得很丢人,实在不好意思说,那就是我在第一次战斗出动时竟然腿抖了!
那时我从航校毕业后分到作战部队不久,刚完成战斗机改装。虽然也曾数次战斗起飞,但那多半是演习演练或在我区巡边飞行,还从未在空中直接与敌机剑拨弩张地进行对峙。终于,在那个乍暖还寒的初春,在那个日出的清晨,在那个南方的沿海机场执行任务时,我第一次战斗出动飞到了战区,受到很大的触动,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
那天我们起得很早,因为要在日出前做好战斗出动的各项准备。正如南朝诗人齐谢眺《京路夜发》所描述的:“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映漭”,当我们来到寂静的机场时,天还没有完全亮,但东方已经泛出一缕的鱼肚白,预兆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一轮弯月细得不能再细了,只是标志性地挂在依然黯黑的夜幕上,播撒不出任何的月光来普照大地。只有剩下不多的几颗星星,仍在不知疲倦地眨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世间早起的人们。一阵徐风吹过,让我浑身打了个冷战,料峭的春寒顿时驱走了我剩余的一点睡意。我打着手电筒,在机务人员的陪同下,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规定的内容、规定的方法,由外向内、由左向右、由前向后认认真真地检查接收飞机。一切都很好,都按战斗出动的要求准备好了。战机一改平常训练时不带外挂或少带外挂的单薄形象,如同古代的铁甲武士,是全身披挂,全副武装:航油满箱,炮弹满舱,导弹挂上梁。好一派威风凛凛,真有点杀气腾腾!
检查接收完飞机,我把能提前打开的开关都打开,能提前接通的电门都接通。除了头盔和手套以外,其它飞行装具都放在座舱里,氧气面罩也插好,搭在座舱右壁上,一切都是为了紧急起飞时进座舱后可以尽快起动飞机。回到休息室,我把头盔放在一旁的床头柜上,然后就穿着抗荷服和衣而卧,也顾不上什么舒服不舒服了,得抓紧时间养精蓄锐,做好满负荷甚至超负荷战斗出动的准备。
“叮铃铃!”不知到底过了多长时间,我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铃声惊醒,整个人触电般地从床上弹了起来,同时伸手就把头盔拿到手上,迅速跑到门外。此时天色早已大亮,我一面奔向飞机一面戴上头盔和手套。由于下半身受到抗荷服的制约,所以步伐略显笨拙。但好在我们战斗机飞行员在紧急起飞前登机的时候,也不要求百米冲刺,因为那样消耗体力太多,不仅会影响到进座舱后设备使用动作的准确性,而且气喘吁吁的心情难以平静,精力难以集中,还会影响到后面一系列操纵动作的精确性。跑到飞机下面,我抓紧舷梯三两下就爬进了座舱。好在前期准备充分,所以我面对布满座舱令人眼花缭乱的设备,只需要简单地做了一个打开总电门的动作,然后就开始集中精力穿救生伞了。
“开车,开车,让开车了!”我还没忙乎好呢,座舱旁边的机械师就帮着我起动发动机了。怎么这么急啊?我抬头看了一眼外面的信号员,只见他正在把原先手中高举的小红旗使劲地划起大圈来,这是我们协同好的开车信号。把发动机起动起来后,我除了接通正常飞行需要使用的电门外,又一步一动稳稳当当地打开了几个武器控制电门。因为这几个电门平常不怎么使用,不像别的使用起来那么的稔熟,闭着眼睛都行,所以我十分的慎重,生怕弄错。因为别说使用错误了,就是程序颠倒,都有可能造成机载武器不能正常工作,延误战机甚至被敌机击落,而且还可能造成武器误发射,导致我方的重大损失。
为隐蔽战术意图,我们无线电静默起飞,一句话没有。四架飞机配合默契,分成两组,鱼贯而入滑上跑道,加满油门接通“加力”依次起飞。行云流水一般,划出优美的弧线,迎着朝霞,破开淡淡的晨霭,飞向遥远的天际。无法掩盖的是大功率涡喷发动机发出的巨大轰鸣声,真是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仿佛十万铁甲怒吼出的战斗誓言,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为了尽快争取高度,起飞后我们四机没有关“加力”,直接爬高。我带4号机从长机组右后侧加入编队,刚把队形编稳,就见长机组两架飞机旱地拔葱一般,忽地向上来了个急跃升。我咬紧牙关,使劲地顶住油门,拉着驾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是战斗机飞行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