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2章 吃药(2/2)
,快十点多了吧,爸爸妈妈他们是吃了早饭带我去杨医生的小平房看病的,但是我因为要让杨医生把脉,还没吃。
因此,煮面,洗砂壶,浸药,熬药,同步进行。
家里的早餐一星期就有五天是面条,不过,吃不腻,可能家的味道就是如此吧。
煮药的步骤,用水浸二十分钟,再开大火,滚开后小火煮二十分钟。
电砂壶上面有大火小火的开关,很方便。
熬至大概有平时吃饭大的碗,一半还多一点就行。
但是,第一次熬药,妈妈就熬多了,药汤满满一大碗,放置在玻璃餐桌上,都不能用手端着,一端起来恐怕就要撒,而且药壶里还有一些没有倒出来,这份量,我看着都怕。
“要不要放点糖?”妈妈问我。
杨医生说过,喝中药的时候吃糖效果没那么好,我想到这点,对妈妈摇了摇头,接着说:“妈妈,下次别熬这么多了。”
“这不是第一次嘛,没掌握好度,中午的药我熬少一点。”妈妈的脸上是略带抱歉的表情。
中药汤很烫,我能看到黑色中带点棕色的液体表面上还在升起热气。
我坐在椅子上,重心往后移了一点,低下头,凑近碗口,只是嗅了一下,舌根都感受到了苦味。
该来的总要来,该自己喝的还得喝到肚子里去!待中药汤表面上的蒸汽少了一点,我便撅了嘴,在碗口吸溜了一口药汤进口腔,咽了下去。
只是几秒而已,那苦味就如同病菌一样,侵袭了口腔内的每个细胞,遮盖了舌头上的所有味觉,只剩了苦!
我苦着一张脸,张大嘴巴对妈妈道了一句:“好苦啊!”
可能我这个表情很逗人,妈妈竟然笑了。
她说:“人家都说良药苦口嘛,喝吧,喝了就好了。”
妈妈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小时候被哄骗着喝药的场景,那个时候我被妈妈抱在身上,勺子里是白色药粉混合着开水调成的药,妈妈说:“喝完这勺病就好了,你喝了我给你买糖吃。”
长大了,没有糖,喝了药,也不知道会不会好。
一开始吃中药,还是不太适应,只觉得苦,闷头喝,喝到觉得有点恶心,全身起鸡皮疙瘩后就停一停,缓过劲后再接着我。
我发现,还是要讲究方法吧,以前身体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酸痛,而且一痛就是痛一整晚。
化疗后口腔感染引起的牙痛,移植期细胞生长的骨头酸痛,移植后胰腺感染引起的肚子痛……
久而久之,我便习惯了让自己学会怎么缓解这些疼痛,怎么能让这些疼痛降到最低。
这是一个过程吧。
所以,吃中药,也是一个过程。
后来,我便学会了如何能快速喝完一整碗药汤,将药汤放置温热,然后一口接一口的喝,喝到自己能接受为止,再停下来,休息半分钟左右,等口腔内的苦味没散掉,接着干剩下的。
当时,因为自己找到能快速喝中药的方法而开心,一天三顿,喝中药,再也不是折磨了,几分钟就能喝完的事。
时间继续……
已经是夏天了,我的头发长的越来越长了,可以扎起来,而且头发因为末梢剪过几次,也没刚长出来那么卷了。
我将头发扎成了一个短的马尾辫,样子真的和没生病一样,但是,白头发还是有很多,前额,后脑勺,发顶,随处可见,很明显,加上皮肤排异,只是样子一样,相貌已完全变了模样。
我在心中自嘲了句,如果现在这样的我出现在学校,被以前的同学看到,一定会被错认成哪个老人家吧。
不过,那应该不可能了,同学们都毕业了,我也没怎么出过门。
中药还在吃,但体力还是不行,上两楼就喘气,不要说上六楼了。
爸爸每个礼拜都要带我去杨医生那里检查一次,杨医生说,一礼拜看一次,看看恢复状况,顺便根据我的情况改药单子。
因此,每个礼拜吃的药都不一样,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改动。
不想错过《假如青春记得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