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坠落冰窟(2/3)
里。据说是形成于侏罗纪造山运动时期,沿东侧的走向断层掀升翘起,造成东西两坡的斜度不对称。东坡较陡,西坡则向蒙古高原和缓倾斜,海拔790-1000米。
大兴安岭地区直到20世纪前仍开发不多。北部地区的开发始于20世纪初年修建第一条横贯山区的铁路——从齐齐哈尔到满洲里的中东铁路,满洲里位于东北地区西北端的中俄边界上。1931-1945年日本侵占东北期间,从中东铁路的南北各段又修建多条铁路进入兴安岭以采伐木材,其中最重要的是通往图里河以北的铁路。这些铁路线往东延伸到伊勒呼里山,这条山脉呈东西走向,连接着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南面,前几年又修了一条铁路,从吉林省白城的西北方顺着洮尔河谷地通往内蒙古的索伦及阿尔山温泉。
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有很多蒙古族和通古斯族人,还有鄂伦春和鄂温克人等。我们汉人多在铁路地带及主要伐木区,其中就包括我长大的三合林场。伐木业是2006年以前的主要经济活动,目前很多林业局的主要劳动力都在改伐为植,开始大量植树。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着名的黑龙江。
这片大山脉的林地足足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还有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我小时候吃过不少野味,但现在已经很难寻觅了,大部分已经成了保护动物。
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再次回到家乡是在集装箱的夹层中被枪指着头押回来的。带着回到家乡的兴奋和做阶下囚的沮丧,我无奈的带着众人一头扎进了大兴安岭茂密的松树林中……在大雪过后的山里行走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相反是种体力上极大的消耗。
看样子刚刚这场雪是几天前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寒流交汇造成的,非常粘鞋底。更麻烦的是,东北冬天的雪量很大。雪下完之后,白天被太阳晒的表层有些融化,晚上被冷风一吹又冻成了坨,形成厚厚的一层硬壳。然后上面又被新雪盖住,这种雪地走起来很有技巧。
因为如果你正常走路那样两脚交替抬起的话,就会发现当你抬起一只脚的时候;全身重量作用到另外脚上,扑哧一声就会陷到雪地里。
然后你要费力的抬出来,这么走的话不用多远就会累出一身的汗来,更不用说我这种几天没吃东西的虚弱身体。
正确的方法是脚不要抬太高,找到那个“硬层”然后在上面半滑半走。这种雪地行军方法我从小就会,其他人被陷了几次。看我走的轻松也就有样学样,众人七扭八歪地在雪地上加快了速度。
借着行军的机会我偷偷观察这些对手,结合我以前学到的外军装备情况,加上他们训练有素的身手来判断。这些人肯定都是来自空降部队,因为一路都是开车来的,这11个军人却都习惯性的带着只有空降部队才装备的伞刀。
而且,他们挂在腰间经过哑黑色氧化处理的P220更是让他们的身份昭然若揭——陆上自卫队第1空降旅。
也就是说,他们肯定都在那里服过役,因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第1空降旅是日本目前唯一的伞兵部队,而且这P220正是这支部队标配手枪。虽然这些人使用的主武器五花八门,有M4A1、MP5、P90甚至连精简版的AN95都有。但是大部分职业军人都不喜欢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换手枪,原因很简单:用手枪的时候就已经是短兵相接,完全靠的是条件反射似的本能。没有谁希望敌人已经在10米之内了手上却是一支陌生的枪,就比如习惯用Glock的人肯定不喜欢笨重且后坐力吓人的沙鹰;同样道理,用惯了MK23的人也肯定不喜欢PPK的。
除了装备以外,他们行军的习惯也能看出这支小股部队受过严格训练。尖兵前先开路,突击手随后掩护,火力手居中压阵,背着M24狙击枪的川景殿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负责的角度,看到这些熟悉的行军方式我突然有种冲动,非常渴望自己能有机会和他们刀对刀枪对枪的对决一番,看看60年后这两个亚洲民族的特种兵谁更牛逼些。
但是我现在不要说刀枪,浑身上下连个能开手铐的铁丝都没有。而且偷着试了下手铐的强度,发现根本不是普通的手铐。是一种强度超高的纳米塑料类的材料制成的,看来只能找别的机会逃脱。他们则还是一如既往的小心谨慎,我在队伍最前面,身后被刀疤脸盯着。
钱掌柜在队伍中间,由光头亲自照顾,现在我只能见机行事。
很明显这些家伙都是杀人不会皱眉毛的主儿,所以不能把他们带到附近的林场或居民区。那里的警察可能几年不用摸一次枪,根本不是对手。无奈的我,带着安倍这伙人直奔白老先生居住的那个小村落而去。
边走我心里一边祈祷: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鬼经:起底阴阳异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