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正文 第076章 惫懒王 姬宫湦(2/2)
地位极高,属于见官高一级的存在。
在他们之下,才是六卿:总揽朝政的太宰、掌祭祠礼仪的太宗、掌历法记事的太史、掌祈祷的太祝、掌神事的太士、掌占卜的太卜。
三公六卿一起,构成了大周王朝的最高权力机构,近似乎咱们今天的内阁,或者叫九大常*委。
从地位上说,他们可都是位高且权重,跺跺脚泰山都要崩,打个喷嚏都会转化成暴风雨的存在!
可是这三个家伙,其他方面的能力严重缩水,逢迎吹捧拍马屁,那是绝对的高手,跑官位搞福利也绝不会落于人后,头脑灵活情商也高,就是不用到正道上。
三人很会观察周幽王的性趣爱好,往往周幽王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一个手势,三人都知道他想要什么,他们也都能及时的准备到位,这样的下级,肯定能得到领导的超级信任。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周王室的高层都是这副德性,那朝中的领导班子也就大多是这个样子了。
不过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在这个时期的周王室中央官员中,就有那么一位,此人是幽王的叔父,周宣王的最小的弟弟,名叫姬友,公元前806年被封为地方诸侯国郑国的国君,是郑国的第一任领导者,历史上称为郑桓公,当时他并没有到自己的封国去任职,受哥哥宣王的嘱托,在中央政府中担任司徒的官职,负责全国的法律刑事治安方面的事务。
姬友是经历过厉王避难的人,多难的成长经历让他并不与尹球等人同流合污,他为人正直,常常规劝自己当国王的大侄子:要走正道啊,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啊,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乖宝宝啊等等。
自古忠言皆逆耳,长时间一来,渐渐的周幽王就不那么待见姬友这个叔父了。
公元前780年的一天,周幽王正上朝办公,岐山地方官上报道:“大王,大事不好,泾河、洛河、黄河交汇的地方,在同一天发生了地震!”
“严重吗?”郑伯姬友忙问。
“非常严重!”报事官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哪!”
三条主要河流都断流了,作为大周朝的发祥地岐山也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
在前人的认识里,异常的现象往往预示着凶兆!
比如你走路看到两条蛇缠一块,多半会生重病。
比如你家煮饭却突然有飞鸟掉锅里了,那你家中肯定会死人!
一切自然不正常就意味人事的会不正常,虽是将来时,但一定会发生。
岐山都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了,是不是预示着大周王朝的江山出现危机了呢?
周幽王心中也发怵,但他明白,作为领导人不能认怂,于是,他仿佛爱恩斯坦附体一样使用了科学的解释:“着急个啥,地震,这在自然间是正常的事,用得着给我报告么?”
也不作什么指示,就退朝回宫了。
老教授伯阳父拉着朝中一名叫赵叔带的高级官员的手叹息说:“老赵哇,这三条河可都是发源于岐山的,哪里可以同一天地震呢,从前,伊河和洛河河水干枯,跟着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断流,商朝不久就灭亡了;如今三条河都发生了地震,三条河的发源地将被淤塞,形成堰塞湖,得不到疏浚的话会进一步加重灾情,岐山肯定还会进一步跟着崩塌。岐山是我周王朝的始祖太王的发迹之地,这龙兴之地一崩塌,王朝还会没有事吗?”
赵叔带是穆王时期天下第一驾驶员嬴造父的后人,因所封的采邑是赵城,所以其后人就以赵为姓。
赵叔带也算是一位有良心的官员,听了之后就有点急了,忙问:“教授,如果国家会发生大事,大概会在什么时候?”
伯老教授左手像枯树枝一样的手指扯着自己的胡须,皱着眉头,口中念念有辞,右手大拇指在其余各个指头上东点西点,然后定型成伸出的一根食指。
“啥意思?”赵叔带没看懂。
伯阳父把手指一收,神秘兮兮地看了看周围,貌似没人,于是悄声说道:“不出十年!”
不想错过《两周铁血霸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